藝人郭彥均一個暖心貼文,弄得這個玻璃心政府左支右絀,醜態畢露。也讓我們擔心,這樣一個過份敏感,怕人講,只在乎形象卻不顧現實的政府,很會用認知戰對付台灣人,卻無能在疫情中有效讓國民安心。
大多數人都看得出,郭彥均貼文純粹是關心醫護,毫無政治意圖。但只因冒出一句「看到這麼多孩子就這樣走了」,說出大家的擔心,也讓無數父母揪心,於是就遭到網軍(可能是1450傭兵,也有義勇軍)出征洗版,逼得他撤文道歉。
更離譜的是,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居然也公開說這種不實謠言內容,有明顯操作痕跡,將加以究責、查辦。然後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接著表示,惡意散播疫情謠言、不實訊息,依法最高可罰300萬元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法辦論」引發眾怒,民眾紛紛批評「冷血」、「侵害言論自由」。蘇貞昌等人發現苗頭不對,趕緊硬拗髮夾彎,說不是針對郭彥均個案,要成立法律責任得有「惡假害」的要件,沒那麼容易。刑事局還得跳出來撇清說沒有要偵辦郭先生。
這樣急轉彎,雖然接近「大街罵人小巷道歉」(其實也沒道歉),但也罷了。然而他們還要加上個尾巴:資訊戰不能鬆懈,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內容農場是偵辦對象。意思就是說,郭彥均這次就算了,其他讓政府不開心的話,你們還是給我小心點!
近年來,假「資訊戰」之名,持「假消息」之法,恐嚇壓制民間批評聲音,正是這個政府的慣行。資訊戰與假消息被濫用到不可思議,才會在這次踢到鐵板。照理,「假消息」只適用在「客觀事實陳述」而不是「主觀意見評價」。如果郭彥均說「100個孩子走了」,那你可以檢視真假與否;但他說「好多孩子走了」,所謂「好多」就是個主觀評價。主觀評價哪有「真假」?你覺得10個、8個很少,可以;但他比較有良心,所以認為1、2個就好多好多。郭彥均的評價與千千萬萬家長、愛孩子的人相合,難道卻僅因不合蘇貞昌的價值標準,就是「假」?政府可以用法律強制統一全國人民的價值觀?
其實郭彥均之罪,並不是「假」,更與中共資訊戰毫無關係。他這麼溫暖的話,會激得網軍與政府大怒,純粹是因為「讓政府不開心」。因為這個政府關心的不是人民幸福,而是自己「看起來」很棒很強。他們成天說「有政府請安心」,但人民其實都知道在政府「超淺部署」下,疫情飆升,大家忐忑不安。尤其家中有老有小的人,更是焦慮。「很多孩子都走了」,讓民眾揪心,卻使自卑怕人講的政府擔心。擔心的不是孩子會不會走,而是戳破「有政府請安心」的咒語,進而掀起「罵政府」的風潮。
2018年選舉的大敗,使民進黨深切反省,決定他們再也不要做一個「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政黨。他們覺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一定要在任何有效批判萌芽之際就徹底摧毀。所以就得樹立一個「民進黨是不能被罵的」、「蔡政府的好是不許懷疑的」的氛圍。可是,民進黨喊了多年的言論自由,還把鄭南榕先生捧上天,現在怎能承認要鎮壓言論自由呢?於是他們就把資訊戰、認知戰說成無比可怕,還擴張扭曲「假消息」的定義,指揮警察、動輒移送(或威脅移送),所要的就是人人噤若寒蟬,然後言論市場上只剩下頌讚當今的聲音。
許多人拿著「玻璃心」那首歌去恥笑中共「不能講」。不過看看這個政府的玻璃心,真覺得兩岸政府一家親。更糟的是,政府的「認知戰」從未改變境外勢力或大陸人民,卻只是用來恐嚇霸凌台灣人的手段。他們似乎相信,只要大家不說政府壞,政府就是最好最棒的。批判與不安的聲音壓下去,疫情就不是問題。因為即使確診人數「很多」,但一旦政府只准你說「很少」,人民就會相信「很少」。
這樣能抗疫嗎?不重要,人民閉嘴,別戳政府的心就好。(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