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年底的縣市長選舉越來越近,各黨候選人逐一出爐,被提名者難免會受到各界嚴格的檢視,現在最流行的檢視之一就是博碩士論文的原創性和嚴謹度,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未來若要選舉的人,請念到大學就好,因為大學不用寫畢業論文啊!
政治人物平時跑行程忙得不得了,能抽空念書拿到博碩士學位令人敬佩,但若論文是靠拼湊或抄襲而來,一旦被揭穿就一世英明毀於一夕,反成政治汙點了。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遭爆他的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抄襲余正煌的碩士論文,但林的指導教授、國安局長陳明通發聲明解圍,反指是余抄林,引起更大的爭議。在研究所寫論文完全是指導教授和研究生兩人之間的事,其他人並不知道論文內容,所以指導教授對論文的把關就特別重要。
因社會人士有進修的需求,教育部大量開放所謂的碩士在職專班或EMBA,因收費貴被各大學視為金雞母,且由於畢業容易所以政商人士趨之若鶩,讓這類碩士班如雨後春筍一直成立且大量招生。學生需要指導教授,所以很多「名師」每年指導畢業的研究生甚至超過10名,但名師哪有時間同時指導這麼多學生的論文,因此研究生的論文用抄襲和拼湊過關的事早就時有所聞了。
很多研究生會抄襲國外論文,這比較難以察覺。但林智堅疑似抄襲同所、同指導教授的同學論文,這就很罕見。尤其是指導教授照理說應該知道余正煌的論文內容,但在余畢業後,卻還是照樣讓部分論文內容重複的林智堅過關,這不是故意護航畢業,就是根本沒有在認真指導,不管是哪種情形,指導教授都是失職。
抄襲的行為在任何機構都不應該,尤其是在大學。大學的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是學術進步的象徵和結果,讓後人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如果論文抄襲或東抄西湊,這個巨人早晚會垮,學術的象牙塔也會崩塌。
林智堅論文門是由議員揭發的,但相關的台大和中華大學應要有道德勇氣主動調查追蹤,不能只是被動等待檢舉,否則,難道連大學的聲譽都不顧了嗎?更何況,台大是台灣高教的龍頭,正如台大社科院院長蘇宏達所說,「社科院的學術聲望已經受到嚴重傷害」。因此各界都希望此案能有透明公正的調查,盡快水落石出。
媒體不該讓此事件在默默中無疾而終,全民也應要求政府對學術風氣進行監督,協助揭發具體違反學術倫理或道德的事件。政府應考慮設立類似國外「科研誠實辦公室」的機構,專門調查、處置大學不敢碰觸的或大學刻意遮掩的不正當學術行為,指名道姓地在時限內公布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以避免台灣的「論文門」事件持續發生。
(作者為大學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