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憂參半中,中韓迎來了建交30週年。中韓關係要在下一個三十年穩定發展,需審慎管理雙邊關係中存在的難題,尤為關鍵的是如何有效管控雙邊關係中的美國因素。
毫無疑問,美國是中韓關係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在三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美韓處於一種「美國主導下的中韓合作」結構,聚焦經濟合作,總體呈良性互動態勢。一方面,中韓均得益於美國主導的和平秩序和全球產業網絡;另一方面中韓雙邊關係的發展則受到美國默許與支持,包括雙方均參與的東亞合作進程。
對於中美,韓國大致遵循了所謂「安美經中」路線。一方面積極深化與美國的安全同盟,一方面大力開展對華經濟合作。維持同中美關係的動態平衡,能確保韓國戰略自主,並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選邊站隊則風險巨大:它既不能與自己的安全庇護者和霸權國美國為敵,也不能以自己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和搬不走的強大鄰居中國為壑。美國因韓國實力有限——它有另一個更具實力和意願的盟友日本——以及對韓國自主權的敏感,並未在對華政策上過分干預後者。
但晚近以來,中美戰略博弈加劇,三國關係結構變成「中美對立中的韓國」,安全議題凸顯。尤其是拜登主政後,強化了對盟友的控制,並通過「印太戰略」構建一致對中新態勢,韓國對中政策中的自主空間被擠壓,在中美間保持平衡力不從心。而新的地緣情勢下韓國自身的安全需要,國內政治生態的變化,包括中韓民眾認知的惡化,使韓國近期外交的天平顯著偏向美國,這在新總統尹錫悅政府對中政策宣示上可以看出。
事實上,中韓關係業已存在多方面隱憂。首先,朝核問題仍複雜難解。在中方難以如韓方預期對朝鮮進行實質性約束而後者持續實施核試驗並開發運載工具的情況下,韓國不得不轉向美國。現保守政權更傾向於以實力為後盾,以制裁為手段,輔以威懾性聯合軍演,迫使朝鮮棄核。這與拜登版的「戰略忍耐」接近,而與中方政策相左。
其次,中韓經濟競爭性凸顯。隨著中國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中韓經濟的互補性減弱,韓國傳統的優勢產業正面臨來自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有通過與美歐展開技術合作維持對華優勢的需求。鑒於韓國在先進工業製造領域的地位,它是美國阻遏中國科技突圍的重要一環。在多方壓力下,韓國最終將不得不加入美日韓台「晶片四方聯盟」(CHIP4)即是一例。
再次,美韓安全合作升級。拜登政府正積極強化歐亞盟友的協調與聯動,構建印太遏中網絡,勢必進一步強化在韓軍事部署,推進美日韓軍事、情報一體化,並升級業已存在的韓國-北約合作,這將進一步損害脆弱的中韓互信。薩德問題對中韓的負面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消除,而構成文在寅時期中韓關係改善的三個要件(不追加新的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主導的反導系統,不發展美日韓三邊同盟)在尹錫悅政府治下均面臨挑戰。
更大的風險來自韓方在台灣問題的立場。雖然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管尹錫悅政府,還是其繼任領導人,都將在台灣問題上保持謹慎,但美國頻繁操弄台灣議題,並將台灣問題工具化,通過話語建構、議程設定、戰略牽引誘拉韓國,後者恐難掌控節奏與邊界。一旦踩踏中方紅線,必將招致嚴厲反制。而中韓實難承受另一個薩德危機。
應該承認,困難與風險多由外因所致,而中韓關係自身仍足具韌性。三十年來,中韓貿易額從建交當年的50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3600億美元,雙方相互投資超過2500億美元,人員往來由年2萬人次增至千萬。根據韓方的測算,2008年以來,中韓經濟發展關聯度為0.56,而同期韓美只有0.054,相差10倍。這其中有兩國地理臨近和共享文化傳統的因素,也是市場規律和中韓企業自主選擇的產物。
以晶片為例,據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統計,在過去20年裡,韓國對中國大陸晶片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從2000年的3.2%增至2021年的39.7%,增長約12.4倍。從大陸進口也占韓半導體進口的約40%。因此韓國向美方提出加入「CHIP4」要以「參與國應尊重一個中國原則」和「不提及對華進行出口限制」為前提。
當前,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政策尚未最終成型,如何平衡與中美的關係,仍是其面臨的最重要課題。對於美國的相關「印太邀約」,韓國戰略界的基本共識是,韓美在印太地區的利益顯著不同,韓國不應加入美國的遏華同盟,而應探討韓國版的全球倡議和印太戰略。尹錫悅近期已對此前過分親美政策做出修正,並展示出一定平衡感。尤其是其拒見訪台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體現了其對相關議題的敏感。其外交部長朴振8月在一場活動中表示,中國是韓國重要經濟夥伴,排除與韓國緊密合作的中國,就難以談及印太地區的未來。
三十年來,中韓先後實現經濟騰飛,成長為國際政治中的要角。彼此相互成就,助推了亞洲崛起的大潮。但雙邊關係也頻受外部環境影響。晚近的地緣政治變動,尤其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實施,凸顯了中韓關係的複雜性。如何管理雙邊關係中的美國因素,發展更具獨立性的中韓關係,是雙方面臨的重要課題。這考驗雙方的戰略視界與智慧。(作者為大陸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