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丞琳的事情鬧大了,民進黨有點不可收拾,於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出來打圓場,隨便拋出個3萬元,要懸賞最先搞楊丞琳視頻在網路點火的傢伙。張景森認為,這傢伙一定很清楚台灣綠網軍的習性,知道敏感點在哪裡,所以可以抓出舊視頻,斷章取義,把一個藝人的交際活動變成反中抗中的紅色樣板,然後又釣出綠軍的集體出征。想不到綠軍表現太難看,所以張景森的判斷是,這是網路認知戰的高手所為,絕對不是藍軍那些腦袋直板板的傢伙所能為。但綠軍也不可能自己上當啊,所以他的結論當然是紅軍。
張景森的神邏輯
張景森的這個邏輯,基本上頗為深奧,是繞一大圈之後,又繞回來,再反彈的結果。但結論大體是先有了,那就是:楊丞琳海鮮事件是紅軍的認知作戰。總之,張景森繞得太遠,一般網民腦袋直線,看不太懂。
一般網民會看風向,綠軍網民也一樣。他們主要會跟定幾個網紅、綠軍網站、臉書粉專、某些帶風向的版主等。但基本上只要政府部門出面說話了(如內政部長徐國勇),大體調性就定了,綠網軍就會自動跟上。不是只有領錢的綠網軍,有些自動跟隊,或因此而有政府標案好處的,外界就無從得知了。
所以張景森也不必大費周章去懸賞了,叫NCC、監察院等「類東廠」機構去查一查中華電信就清楚了。如果沒有查出結果,也就是沒有找到紅軍出沒的證據,那就是綠軍自己操作的結果。
坦白說,楊丞琳海鮮事件本來就是小事。一個台灣藝人去大陸發展,為了生存,必定要廣結善緣,多說好話。先不要說大陸,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回台發展的藝人,何嘗不是這樣?楊丞琳和大陸作家文化人交往,謙卑自持,要的無非是美言幾句,感染一點文化風采,哪有什麼政治的意圖?但為什麼會被抓出來?我們只要看看這些年反中仇中的操作手法就知道了。
我們無法斷定政府、民進黨內部、綠營媒體操盤手之中,是否有養著這樣的部門,這些人專門在找大陸的各種仇恨言論。舉例來說,大陸李毅、金燦榮者流,喜歡大講仇台武統言論,講得好像解放軍一夕間就要跨過台灣海峽,攻打台灣。那種言論,跟有個台灣作家喜歡說台灣人如果在街道上遇見解放軍降落傘要如何,一樣滑稽。這種網紅習性,不管內行外行,但求聳動,毫無可信度。但他們每有言論,台灣綠媒一定大幅報導。原因無他,但求加劇兩岸衝突,增加台灣人的危機感,有仇中恨中的效果。
楊丞琳的火柴棒
楊丞琳海鮮事件大體也是這些人的手筆。而且,從種種跡象來看,那視頻也保存很久了,本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內容。但因為陳時中的馬桶風波、林智堅的論文,讓執政黨的氣勢實在很不好看,於是拿這個藝人作為仇中反中的另一個發洩口,來招惹出民間又一波抗中保台的氣氛,以保住民進黨的選舉氣勢。
如果運用得當,它也會變成選舉前對藝人的一種警告。讓他們不敢再表態去挺藍軍候選人,更不敢為大陸講話。這就是寒蟬效應。然而,這一次卻遭到反效果,原因何在?因為無論藝人還是民間,已經受夠了這種抹紅抹黑的伎倆,是民間主動還擊,主動對這種政治操作說受夠了。
張景森懷疑有紅軍操作,操作到先引綠軍出洞,再進行反包圍,那也未免太抬舉紅軍和藍軍了。如果沒有綠軍那種以國家資源為後盾的1450們,誰能如此操作網軍呢?至於楊丞琳議題為什麼變成引燃民間的憤怒,那些易燃物是從何而來?這一點,大概只有去問蔡英文了。能夠讓台灣民間堆滿易燃憤怒之火的,當然是執政黨才有辦法。在野的連批判都無力,不必說點火了。這一點,民進黨大概可以認同無誤。
結論是:楊丞琳議題只是一根小火柴棒,被綠軍丟在充滿易燃物的台灣,於是燒了起來。愛看戲的人,可以搬凳子在戲台下等候,選舉之前,還會有這種好戲。那些綠網軍作手們,手中還有很多火柴棒。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