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博士顏華容的獨奏會有幾大特色:

1. 曲目很重,甚至於超過世界頂級鋼琴家一般願意在一場獨奏會承擔的份量

2. 主題性強

3. 學術性

4. 教學性

10月7日的這一場便是如此,她間或索性穿插大師教學。我個人不是特別贊成當晚這種帶有機遇性的穿插形式,而主張演奏會與大師班「在若干程度上」要有區隔。她不能期待聆賞者情緒進進出出,不被打斷,畢竟節目單上沒有註明教學或演講段落。自然,如果聆賞者都是學生,那或許好辦一些。

不過顏華容留俄而有大成,俄羅斯這樣一個國家,有著種種問題,但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世界藝術和文學的貢獻,令人讚嘆,絕對令人讚嘆。

拉赫瑪尼諾夫屬於這個世界,生於俄羅斯而終於美國洛杉磯比華利山,似乎比任何人更能夠訴說任何一種形式的、包括你未曾觸及的情感,並且能夠說得淋灕盡致。他無時無刻不教我激賞。

斯克里亞賓像是漫步在這個世界的邊緣,面對神秘,遊走低迴,念天地之悠悠,可常懷躍動而教人深思。

一位鋼琴家能夠從容駕馭這樣大部頭兼備拉赫與斯克深度與厚度,面對技巧與詮釋雙雙極富於挑戰性的演出,那大約必須要到不惑之年。但放眼世界,我們很清楚,到了45歲以後還在堅持全身心全投入演出的鋼琴家,如顏華容等,實不多見。台灣在鋼琴界恰恰出了幾人,而各有千秋。

這是一場成功的主題演出。

(作者為影音文化人、美國律師、法學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華容 #鋼琴家 #一場 #教學 #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