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長高虹安甫就職,立即針對選舉期間沸沸揚揚的「新竹大祕寶」展開調查,果然在棒球場草皮下發現大量廢棄物,隨即移送檢調偵辦。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決定,也是民主制度的「轉型正義」。明年1月總統與立委就要改選,今年將是「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檢驗年,只有忠實呈現林右昌、鄭文燦、林智堅這3位卸任市長的治理成績,人民才能掌握充分的資訊,聰明投下2024這一票。
檢驗民進黨治理成績
政黨輪替的地方首長,面臨一個兩難的情境:「蕭規曹隨」或「積極查弊」?以高虹安為例,市府主管想必都與林智堅配合無間,才能獲得拔擢;換句話說,市府主管與林智堅是「責任共同體」。高虹安要求市府文官調查前朝弊案,等於要部屬「自己調查自己」,其困難可想而知。好在高虹安胸有定見,延攬高檢署檢察官蔡麗清出任副市長,很快抓到要害。
高虹安可以有另外一個選擇:「放水」,向既得利益靠攏、向民進黨示好,讓文官體系放心,避免政治上的風險,正如桃園市長張善政的選擇:「鄭規張隨」降低政治風險。選舉期間以詹江村為首的桃園市議員候選人,連續揭發市府種種工程疏失,包括八德運動中心天花板掉落、竹圍漁港新建的遊艇碼頭損壞,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居然未經變更設計就增設夾層,擺明違章施工。
用常理思考,廠商若未獲取市府的同意或默契豈敢違法施工?前桃市府文化局為何視若無睹?其中有無弊端?桃園市民無不期待新團隊挖掘真相,未料張善政竟任命曾是新總圖營運商董事的人擔任文化局長,這就好比如果柯文哲請遠雄前總經理當都發局長審大巨蛋案、2024當選的總統請高端前總經理當衛福部長一樣,擺明「放水」。
果不其然,詹江村向桃園市文化局索取鄭文燦時代的「自媒體招標資料合約」,文化局以「保護個人隱私」為由拒絕提供,等於打了「公開透明」一巴掌;事後張善政私下致電詹江村,表示是為了「避免影響市府士氣」。張善政與馬英九前總統相仿,嚮往當「全民首長」,自認為有責任保護文官部屬。
揣測張善政的思維,是認為選舉結束了,執政開始了,請營運商的前董事來擔任文化局長,是最能夠把新總館好好「收尾」,也最能夠讓市府員工安心的方式。桃園歲出預算1429億,遠高於新竹市,「桃園大祕寶」比新竹市更值得徹查。但張善政連如此誇張的案件都不查,何況其他可能的弊案,張善政是在為鄭文燦市府團隊的清廉背書嗎?
政黨輪替制度性防弊
從民主「大是大非」的角度,必須肯定高虹安、為張善政惋惜。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追查前朝可能的弊端與文官看似無關,但政黨輪替的價值就在制度性防弊,後任者有責任清查前朝可能的弊端,若對前朝「放水」,那是失職。
公務員的服從義務有其限度,為迎合長官而罔顧法律的公務員,畢竟極為少數,絕大多數文官是兢兢業業,期待「青天市長」來撥亂反正。如果政黨輪替後,違法逢迎的文官續居高位,不願隨波逐流者仍在邊陲浮沉,這樣的政黨輪替有何意義?
即便以政治人物的個人利害而言,向民進黨讓步,就能得到善意回報嗎?張善政日前在凌晨自行開車視察平鎮水情,民進黨卻以5小時前抿了兩口紅酒說是酒駕,相信他點滴在心頭。更不用提前總統馬英九以「全民總統」為念,在教育與兩岸政策上諸多應為而不為,造成今日國家認同的混亂。
2023年是大選年,也是檢驗民進黨治理成績的一年。不論就兩岸的和平,台灣的民主,乃至不讓台灣繼續沉淪的角度,推動2024政黨輪替是必要之舉。在野陣營新任縣市首長不需「逢前朝必反」,但有責任呈現民進黨執政真實的一面,查弊是最起碼的責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