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寶島物產豐饒,如今卻淪落到一蛋難求的窘境,生產方有其經營盤算,消費者也要為荷包考量,這時就考驗主管機關平衡彼此的處置策略以及產銷調控能力,結果至關緊要的決策竟是放任供需失衡,被群眾罵翻之後,才又亡羊補牢的挖東牆補西牆,應付一下,令百姓氣憤難平。

針對缺蛋危機,《商業週刊》點出四大主因,分別是禽流感橫行、雞隻飼料飆漲、氣候影響及春節尚未復工,然而去年同期也發生過類似情況,早應未雨綢繆,農委會卻失能不作為。

為緩解民怨蔓延,由澳洲進口國外蛋品,沒想到這500萬顆雞蛋,價差竟高達新台幣3000萬,民眾還沒意識過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竟先聲奪人宣布:「造成的損失由農委會吸收。」

農委會吸收,又不是農委會主委吸收!到頭來花的還不是納稅人的血汗錢,仍然是由全民來買單!為何錯誤的政策是讓民眾來承擔呢?

除了台灣本島「蛋蛋的危機」,近日因為海纜斷裂,通訊灰頭土臉的馬祖外島,不僅面臨缺蛋潮,連平時運補的船隻都發生日程延遲,進港時間甚至超過半個月之久,《馬祖日報》報導西莒島上的早餐店、餐廳動用關係四處找蛋,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甚大,商家亦無生意可做,宛如孤島難民。

再弱弱地問一句,500萬顆澳洲進口的雞蛋,馬祖居民能配給到幾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農委會 #馬祖 #一蛋 #難求 #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