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為因應俄烏戰爭給台灣帶來的危機意識,蔡政府已開始全面盤點國內戰時緊急物資,並迅速動用第二預備金,由衛福部統籌、跨部會動支上億元購買外傷用醫療物資,並討論戰時食品及藥品需求的因應,且衛福部已於日昨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戰略藥品範疇。
據了解,早在去年12月,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即在行政院動員會報做出指示,要求國防部及相關部會以俄烏戰爭為借鏡,研擬各種戰時想定狀況進行模擬演練,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法,落實戰略物資整備、盤整重要維生設施。如今在衛福部領頭之下,已經開展如何籌措戰時藥品及醫療物資的準備,此一屬於「備戰」一環的工作已經正式開始。
由於是動用第二預備金而非一般年度預算,雖然已有藍營立委質疑有規避審查之嫌。但自蔡政府執政以來,大手筆花費百姓納稅血汗錢已是非常習慣和自然的事,8年支出8800億的特別預算飽受各界詬病即是一例。因此,動支預備金購買戰時緊急物資事小,其所帶來的實質意涵,及對台灣軍民在心理上所造成的影響才是大事。
近幾年以來兩岸形勢日趨緊張,頗有戰事即將爆發之感;不僅是外國媒體持續的報導,軍事專家預估共軍武力犯台的各種時間表,國內學者與專家也提出各種解決兩岸紛爭之道。但民進黨政府及官員似乎都聽不進去,一昧強調「備戰才能避戰」,似乎這場戰爭在不久的將來即將爆發且無法避免,未能審慎思考戰爭可能為台灣造成的影響及悲慘下場。
兩軍交戰前的準備和正式開戰時,「精神戰力」的重要性要遠大於「物質戰力」。在目前兩岸對峙,兵凶戰危的態勢之下,我國軍的精神戰力實在是不敢恭維。我們從馬祖缺肉呼救、金門士兵逃亡大陸、陸戰隊營長掉槍、軍事訓練役內容荒唐,以及各種對年青人服兵役及上戰場意願的民調結果,都一再顯示這場仗實在是不能打。
既然副總統賴清德已經修訂了民進黨過去「抗中保台」的錯誤思維,改以「和平保台」作為處理與大陸關係的方針;蔡總統及她所領導的政府官員,何不從如何才能促進兩岸和平、拋出更多對大陸的善意出發,而不僅是停留在意識形態之爭,讓台海穩定露出曙光,也因此讓國際社會眼睛為之一亮且刮目相看。
(作者為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