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外網站播報台灣有一個顯示器科技專利(美國專利US8466999)領先全球,讓Apple一用再用還未淘汰。消息轉回台灣深究後,的確是讓Apple從iPhone X到iPhone 14 pro一用就「7」個年頭,反觀台積電一個奈米線寬世代的產品,也才讓Apple用2年就被淘汰了,相較之下以技術壽命來說,這樣的研發投資報酬率相對高出非常多,因為幾乎所有智慧型手機大廠皆採用此顯示器科技專利,換算下來已經有超過40億支手機使用了這篇專利。只是這個技術卻直到今年才被發現刊登出來,對台灣來說,真的是隱藏很久的爆炸性科技新聞。
此技術在iPhone X的時代叫「瀏海顯示器」,現在的iPhone 14 Pro則稱為「動態島顯示器」,它們都存在一個共通特點:螢幕內有一個洞,洞裡面有影像前置鏡頭。如此竟能讓全世界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乃至2021年的Apple MacBook Pro筆記型電腦螢幕也都首度採用了這樣的有洞螢幕顯示技術。更可以確定的是今年的iPhone 15 將繼續採用這個台灣領導的有洞顯示科技。
回溯國外報導所提的美國USPTO專利局網站,台灣此篇有洞顯示器專利誕生在2010年賈伯斯剛推出iPad的那年,前仆後繼的品牌廠商跟隨著此波平板熱,希望分食這塊新市場大餅,但那時只有賈伯斯秉持對科技工藝的執著,讓iPad 成為平板市場內最受矚目的產品。
直至賈伯斯於2011年離開了人世後,為了紀念他對Apple的貢獻,以及將傳奇手機iPhone帶給世界從此改變人類的生活,庫克於2017年推出了「賈伯斯紀念機:iPhone X」,其顯示器正面為了讓消費者一眼辨識出是Apple iPhone,有別於隨後的手機品牌跟進者,因此領先全球首度採用了台灣的「有洞顯示器」技術,其洞裡的攝影鏡頭便是著名可辨識人臉的Face ID Camera。
發展到今日,才有2022年繼續沿用此技術的「iPhone 14 Pro 動態島螢幕」,在實體有洞顯示器的輔助下,顯示器洞內前置鏡頭的周邊輔以動態訊息圖示提醒使用者該注意的動態事項,就這樣簡單的有洞顯示器構造,神奇的讓Apple iPhone把玩設計到現在已即將邁入第8年了,真的難以想像。
根據美國Apple員工爆料的可靠消息來源,隨著人工智慧(AI)的來臨,這個有洞的顯示技術將繼續被沿用在世界所有筆記型電腦裡的瀏海螢幕內。因為AI的辨識能力仍舊需要依靠攝像鏡頭來做必要的影像擷取,故為了讓筆電的整個螢幕面積最大化,勢必這個有洞顯示將繼續被採用在「AI筆記型電腦」內,以進一步定義2024年後,新筆記型電腦具備模仿的認知功能、學習功能和解決各項影像編輯問題。此顯示技術帶來的複合功能其實已經超脫了原本該有的資訊顯示而已,此強大的世界專利仍舊來自於台灣。
今日,全世界幾十億智慧型手機使用人口,因為此篇專利的有洞螢幕技術,能將螢幕的可視面積(又名:屏佔比))在固定的手機外型內進行極大化,可視區放大,這可讓手遊玩家,使用手指可操控的面積變大外,也減少他們近視的機率,也同時幫助了有老花、近視的全球老人家們,使用智慧型手機更得心應手的滑動網頁,看清楚字體和圖片。在手機本身尺寸大小重量都沒改變的設計下。賈伯斯已經逝世12週年,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台灣此技術也如報導所提,是專利界的奧斯卡獎!也正在持續的改變顯示器科技。
台灣一家面板廠友達光電在這一個有洞顯示器技術上扮演關鍵技術角色,除了讓Apple在2017年iPhone X發表的Face ID Camera有了藏身之處外,更讓之後Apple在2022年推出的動態島螢幕延續了手機正面照,提供了顯而易見的美觀設計,進而又影響其品牌廠跟進。就此,基於有洞顯示器專利的技術內涵,早已跳脫了技術領域,被工業設計師帶入了吸引使用者眼球的外觀設計領域,還是軟體整合硬體技術下的動態設計應用內容表現,綜合這多樣化的設計底蘊下,又何嘗不是早期顯示器界常說的「新一波眼球革命」呢?
從美國專利US846699保護期限來看,可以認定台灣有洞顯示科技將可以領導全球有洞螢幕應用至2031年。即便是今年發表的Apple Vision Pro搭載的超高解析度Micro OLED顯示技術,或者後來跟上即將運用在New Apple Watch的Micro LED顯示技術,如果需要搭配顯示器內含影像鏡頭的外觀設計,在在都離不開這個有洞顯示器技術。它長期在新產品上的應用壽命、帶來交互衍生的經濟規模、和給予人類眼球的先見之明,藏著的是高調且強大的科技本質和無法忽視的重大貢獻。
(作者為科技工程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