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催戰鬼,就是在兩岸關係緊張對峙呈現緊張之際,而兩岸當局又沒有溝通對話機會,催戰鬼就會不時出現,迫使兩岸當局以武力或軍事方式解決,催戰鬼只會考慮一時,而不考慮後果及戰事洗禮後的兩岸情況,催戰鬼的心態可議,但求快速有個結果,讓對方徹底對和平的方式死心,這只會圖利軍火商,然後使兩岸關係或鼓吹戰爭,或鼓吹以武力及非和平的方式解決,或加添衝突的柴火,點燃戰爭的引信,引發兩岸民間的對立,迫使兩岸當局不得不選擇採取以戰爭及非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催戰鬼是目前兩岸都應慎防的,所採取的方式卻是讓人無法苟同,所造成的傷害更是令人難以預期。

近來,台灣就有民調公布,高達三分之二的台灣民眾不贊同「台灣人與大陸人都是炎黃子孫,所以大陸14億人的苦難也是我們的苦難」。另外,對於所謂「祖國統一」,7成7不贊成「祖國終極統一」的主張,1成3贊成。4.1%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溫度高於50度,71.1%低於50度, 16.2%剛好50度,8.6%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只有4.1%對中國共產黨有好感,高達7成1有反感,1成7無感。從平均溫度看,整體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溫度是17.31度,那是一種極端冰冷的狀態。

民調指出,此刻絕大多數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極為反感、厭惡,接近心死。台灣海峽兩岸最近距離只有126公里,台灣人與中國共產黨的心理距離卻彷彿有十萬八千里。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箇中原因為何?值得深究。這份民調中的問題尚可議論,但有6成7不認為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對於大陸人民無感,這就是一個典型催戰鬼的表態。

姑且不論民調的時機與用心,或許能夠呈現台灣反中高漲的原因,但此民調的數字或許也太恐怖了,令大陸絕望不說,更令大陸對台可謂毫無懸念、毫無情感眷戀可言,很擔心會迫使大陸當局採取不願見到的情況,

平心而論,此民調的重點在於表明台灣人的反共,就民調的三個結果來看,從長期趨勢看,有三點特別值得注意:第一,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感覺從來沒好過,最好的時候是2021年6月的32.21度,那是冷到結冰的狀態;第二,2024年8月此時此刻,17.31度,創下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感情溫度的歷史新低記錄;第三,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感情溫度最激烈變化,出現在2022年10月20.25度,和2021年6月比,非常不尋常地下降12度,其中最重要原因無疑是中共2022年8月發動空前最大規模的環台軍演。這或許反映出台灣部分的民意,反共是這份民調表達的主要訴求,但是反共又反中就不只是制度的選擇,而是台獨與否的問題。

這份民調所揭櫫可以思考點在於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的反感或無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跨越了政黨、世代、性別、教育、省籍族群、社會階級與地理區域的界限,無所不在。以外省族群和國民黨支持者這兩個指標性群體為例。外省族群對中國共產黨的平均感情溫度21.57度,國民黨支持者25.33度,都遠低於冰點。為什麼連外省族群及國民黨支持者,這兩個較可能親中的群體,對中國共產黨都出現這麼冰冷的態度?中共應深入自我反省與檢討。

但是這份民調中也包藏著反中及台獨的認知作戰,表明今日台灣人的「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相當稀薄,如果台灣連中華民族及炎黃子孫都不認,那麼結果是相當危險。中國人與台灣人對立起來,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對立起來,這種論述是相當危險,民調的不同問法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與結果。

也就是說,若依照民調的結果,贊成「台灣人與大陸人都是炎黃子孫,大陸十四億人的苦難也是我們的苦難」減少6.7個百分點,不贊成者增加4.9個百分點。一個百分點等於19.5萬人,六年間,台灣有「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人減少130萬人,意味「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台灣持續消退中。如今,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人對「大陸同胞」沒有血濃於水、同甘共苦、休戚與共的感覺,這或許與普遍無感的台灣民眾反應並不相符。

總之,這份民調的居心究竟如何?或許是讓大陸對台統一死心與絕望,但也達成催戰鬼的結果,的確,近三十年來,台灣人對所謂「祖國統一」整體意向已發生巨大變化。台灣人反統一,追求獨立自主,已是大勢所趨,勿庸置疑,但不統一不表示一定要追求台灣獨立,維持中華民國現狀或許也是一種民眾的選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民調可以參考但不能盡信,特別是這種催戰鬼的意識形態民調,兩岸要和平,不要意識型態,更不能添油加醋,點燃戰爭衝突的柴火,認知作戰如果過火過頭,兩岸衝突之期便為之不遠。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中國共產黨 #民調 #催戰 #兩岸 #台灣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