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一改競選期間以關稅威脅中國的敵意,主動示好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他到華府參加總統就職大典,接著又推崇中國在全球治理上的重要性,相信兩國合作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習近平是否接受川普邀情赴美參加典禮,大陸至今並未表態,但人民日報登出評論文章,肯定中美續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並呼籲中美發揮互補優勢,做大合作的蛋糕,強調「中美都是偉大的國家,中美合作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美中可做大合作的蛋糕
21世紀美中兩強,一個是面臨霸權衰退危機的既存霸權,一個是追求民族復興的崛起力量,很難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川普自認承受天命讓美國再次偉大,習近平自命為引領中國面對百年變局、完成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使命的領導人。不過,中美都面臨重大的內部困境: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沉重,出現中等收入陷阱;美國受全球化影響社會矛盾激化,連年征戰國力下降。兩位領袖都必須先解決內政問題,都希望建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環境,兩國在競爭中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大增。
十九世紀時,美國就曾經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英國。清末擔任過美國駐華公使,後又代表清廷出使各國的蒲安臣,除推動「合作政策」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外,對於開拓近代中國的世界格局功不可沒。八國聯軍後,中美合作利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溢收部分,成立「清華學堂」(今清華大學前身),作育英才,為中國培養出不少優秀人才,傳為佳話。
二戰時期,美國對中國伸出援手,共同對抗法西斯政權的入侵;20世紀「乒乓外交」開啟中美新的大國關係,攜手抗蘇結束冷戰;21世紀中國經濟崛起,與美國建構的全球化經貿體系不無關係。揆諸過往,中美兩國不乏合作共贏的歷史經驗。
而今世界面臨更複雜的全球議題,從氣候變遷、疾病管制、經貿互賴、犯罪打擊到地緣衝突與人工智慧,無不需要中美大國的協調共治才能解決。更何況兩國經貿深嵌、利益交錯,即便經過川普後期到拜登政府的貿易戰,中美每年的貿易額仍高達6000多億美元,無怪乎有人形容中美像是抱在一起的兩個拳擊手,誰也擺脫不掉對方,也沒有空間施展,更難以讓對方一招斃命。
競爭性共存是最佳方案
美國不僅無法甩開中國,中國快速的崛起,讓美國的政策選擇空間越來越小。最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坦承,拜登任內用盡渾身解數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終究是「白忙一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國學者艾利森,巴黎奧運期間見到中國選手金牌數一度超越美國,不由感嘆中國已經是全方位崛起的霸權,如不想發生霸權爭奪戰爭的悲劇,「競爭性共存」才是美國處理與中國關係的最佳方案。
此外,中國在太空科技、人工智能已與美國不相上下,在清潔能源方面更是領先群雄,中國的軍力至少在亞洲也無人可出其右,更逐漸形成全球性的投射能力。更不用說,中國憑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基建能力通過「一帶一路」與「南方國家」建立起緊密的關係,打造出強大的反包圍的形勢。美國無論在技術、軍事、以及國際影響力都面臨來自中國的挑戰。
進入21世紀中國快速崛起,美國認定中國取代俄羅斯成為美國霸權的挑戰者,唯一具有改變世界秩序的競爭者。美中關係出現更多的對抗,而不是在競爭與合作之間尋求平衡。激烈的對抗,並有集團化的傾向,讓世界瀕臨戰爭的邊緣。
川普回歸,隨著他的人事任命與政策看法,慢慢呈現出與上一任期不同的川普,也與拜登有極大的不同,他將以經濟為主,軍事為輔;國內優先,國際置後;只談交易與博弈,不講民主價值意識形態。
中美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大國關係,美國以戰略收縮避免國際秩序失控,中國也面臨新一波改革開放壓力,以合作作為中美關係的基調應是可以預期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