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1月22日在白宮宣布斥資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計畫,以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優勢地位。不到一星期,中國「深度探索(DeepSeek)」推出兩款號稱性能媲美OpenAI 01的大型語言模式,對美國、台灣股市、AI產業發展、乃至美中關係掀起波瀾。從美中全方位戰略競爭架構思考,DeepSeek現象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必然的發展。

AI發展 兵家必爭

川普當選總統後,對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展現惺惺相惜的態度,但美中競爭對抗的本質不會改變,目前國際政治中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就是到底是美國或中國擁有更大的優勢,川習會尚未定案,激烈的話語權之爭已經開打。

美方學者認為,美中權力分配已明顯轉移,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18兆美元財富消失;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21年到2023年下滑80%;消費信心與投資持續不振,從2023年6月到次年5月共2450億美元離開中國。相形之下美國擁有戰略深度、經濟韌性與創新力、全球軍事優勢、人力資源、最大的資本流動市場、對國際金融的主宰力量,均非中國所能及。

中方則認為,大陸工業產值占全球31.6%,美國只有15.9%;龐大國防工業加速中共軍隊現代化,縮短與美國的差距;在電動車、電池、造船、再生能源、稀有礦物等享有絕對主導地位。美國則面臨通膨危機,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貿易赤字不斷飆升,過度追求股市價值而面臨泡沫化壓力,以及內部政治對立、社會分裂等挑戰,這些都促使川普希望與中國談判,保持雙方合作大門敞開。

美中各有如意算盤,都認定可以利用本身優勢謀取最大利益,但過度操作可能適得其反,最終還是要回歸以實力為基礎的競爭。AI領域的競爭不但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實力消長的指標,也是美中整體關係的縮影。美國兩屆政府撒下天羅地網,窮盡一切手段壓縮中國大陸AI等尖端科技發展空間,大陸不能坐以待斃,必須突破美方的圍堵,DeepSeek效應可說是兩大超級強權對抗的必然結果,只是其所產生爆發力與衝擊力遠超過預期。

大院鐵幕 人民受害

當各界聚焦輝達股價一個交易日蒸發6000億美元,創下單一公司單日最大損失紀錄;DeepSeek-V3、DeepSeek-R1大型語言模型(LLM)是否顛覆OpenAI、Meta、微軟等美國高科技公司所壟斷的AI發展經營模式;或是如商務部長提名人盧特尼克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表示, DeepSeek是竊取美國的技術,盜用美國先進晶片所致,都不應忽略一個根本事實,美中無限對抗沒有贏家的終局。一旦AI被「政治化」、「武器化」,過去雙方幾個月川習鋪陳的改善關係道路將前功盡棄。

拜登政府時期對中國大陸高科技建立的「小院高牆」持續擴大,已成為大陸外長王毅口中的「大院鐵幕」,過去8年的美中之間關稅戰、貿易戰、科技戰並未改善兩國的經濟,美國的貿易赤字擴大到1兆美元,雙方人民成為最大受害者,若川普的關稅策略徹底執行,物價上漲將造成美國家庭每年開支增加2600美元到3900美元。

從川普宣布2月1日起對大陸進口課徵10%關稅,到DeepSeek突破美方封鎖,美中雙方雖然都有所不滿,但官方表現尚為節制,也凸顯了川習考量內外環境及個人政治地位,都有避免衝突的意願,雙方也有談判、交易的空間,但美中關係敏感、脆弱、缺乏互信體質並未改善,合作機會稍縱即逝,若不能記取歷史教訓,將重蹈2017年覆轍,絕非兩國人民,乃至國際社會之福。

跳脫美中「修昔底德陷阱」,理性、客觀面對DeepSeek效應及AI科技發展,不要錯過眼前難得的機遇。

#DeepSeek #AI #美中 #效應 #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