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無疑是今年影響國際經濟金融最大的灰犀牛,特別是全球化導致美國利益及國際影響力遭受侵蝕,使得美國由全球化推動者轉為保護主義,川普2.0的關稅政策更具有多重目標,涵蓋範圍包括邊境安全、國安戰略和公平貿易,除了增加全球貿易壁壘,也可能進一步使全球產出成長減速。

外資動向 台積電受衝擊

觀察川普1.0和2.0的政策主軸基本均圍繞在法規鬆綁與減稅等經濟刺激措施,以及提高關稅與限縮移民等保護主義,以期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但川普2.0政策措施較川普1.0顯得更急促、範圍也更大,且經常反覆不定,這也使得經濟所受可能衝擊面臨更高度的不確定性。

對於台灣而言,川普2.0的挑戰可分三層面,一是對於總體經濟的衝擊,二是關稅政策對產業的影響,三是金融市場的波動。政府除了加強與美方溝通、盤點及協助產業因應關稅變化之外,最重要且與一般民眾最切身的即是穩定包括股、匯在內的金融市場,包括中央銀行、金管會和國安基金對此絕不可等閒視之。

特別是對小老百姓來說,全球總體經濟不好,可能影響工作、薪水等生計,關稅的部分則不排除反映在物價,使通膨壓力增溫,如果再加上新台幣貶值、股市下跌,等於讓升斗小民多重受害、有如被剝了三層皮,民眾的金融痛苦指數將急速上升,進而引發民怨。

針對安定市場,恐怕「成也台積電、敗也台積電」,目前台股電子產業市值占比約7成,權值股台積電更占了近4成,可說台積電主導電子股與台股走勢;未來台積電及台股進一步發展動向,將視川普2.0政策走向、地緣政治及AI發展而定,外資若伺機獲利,高額資金頻繁移動,也將衝擊匯市穩定。

中央銀行先前即曾統計,我國積體電路(IC)出口金額由2016年的782億美元(占總出口金額28%)提高至2024年的1650億美元、占35%;自2017年迄2024年底,台積電股票市值大幅攀升,占集中市場比重由17%升至38%,貢獻同期台股大盤市值增幅近半數,台積電業績與前景也間接影響其他電子類股表現和台股走勢。

此外,台積電先前領軍電子股大漲,為外資帶來豐厚資本利得,央行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資產市值約8213億美元,扣除所匯入的本金後,帳上獲利達5339億美元;外資持有台股市值占外匯存底比重也從2016年的69%上升至今年2月底的142%,川普2.0的不確定性恐讓外資傾向短期集中且大量移動。

逆全球化 調整經濟政策

川普2.0造成的股匯市波動,已不能單純用金管會常用的「基本面」來解釋,而是符合「因國內外重大事件、國際資金大幅移動,顯著影響民眾信心,致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有失序或有損及國家安定之虞」的國安基金啟動要件,國安基金應做好隨時待命進場的準備。

至於總經面和產業面的川普2.0風暴也不容小覷,財政部先前列出輸美前30大貨品,證交所也盤點相關企業營收占台灣2024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約2.74%,影響較大的前5大產業包含半導體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通信網路業、電子零組件業及汽車工業;更有22家上市櫃公司自評會受川普關稅政策「重大影響」。

對等關稅只是川普2.0動盪的開始,絕對不是結束,面對川普執政可能帶來的變動和不確定性,政府應無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且關稅政策並非萬靈丹,各國宜考量自身情況,制訂適當政策,以在全球與國內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在追求有智慧、有限度的全球化之餘,達成發展國內經濟的目標。

政府必須直視川普2.0可能導致保護主義急遽升溫,全球化趨向零碎化的事實,進而審慎評估全球生產效率下降、生產成本推高而引發的供給面通膨壓力;且貿易摩擦之劇若成為驅動全球通膨上行的風險,恐進一步壓抑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使得全球產出成長減速,面對川普2.0的新挑戰,國際協調與合作將更形重要。

#台積電 #保護主義 #關稅政策 #金融市場 #國安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