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核彈來襲,台北股市首當其衝,4月7日加權指數重挫2千多點,跌破2萬大關,但川普顯然仍不罷休,揚言再對晶片與藥品課徵關稅。看來,台灣即使送上台積電赴美設廠的「大禮」,還是未能得到川普的「歡心」;「護國神山」自身難保,更遑論護國。而面對現實無情並且「天威難測」的川普,如果台灣繼續押寶美國,未來很可能落至無法收拾的後果。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川普第一任執政時期的國安顧問波頓,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HARD talk訪問時就曾表示,如果川普重返白宮,他為台灣「非常擔心」,因為「台灣可能會遭殃」。

波頓的話言猶在耳,如今川普的關稅大刀果然對我毫不留情,這說明了還是美國人了解美國人,尤其是波頓當過川普的國安幕僚,自然清楚川普的個性,而我方政府對川普的關稅政策,若非在狀況外即是情報有誤,所以閣揆卓榮泰才會兩天「不分日夜、密集研討」,卻提出了被外界痛批為「無比空洞」、「沒有重點」的應對策略。

為平息民間怒火,卓揆神隱一天後第二天才趕緊出面召開記者會,再提「九大面向」、「20項協助方案」,要投入共880億元補貼工業與農業,但仍被工商業界批評「無濟於事」、「緩不濟急」,甚至是「畫錯重點」。

業界粗估,川普對台課徵32%高關稅,台灣將有逾千億美元出口產品「受害」,受傷可謂極其慘重,這些還未包括後續的半導體與藥品,行政院的880億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也救不了遭受重襲的台灣經貿。

更令人憂心的是,川普對等關稅之外,似乎還要對台灣施予更嚴酷的手段,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川普對全球發出對等關稅重砲的隔天,即在CNBC的「Squawk Box」節目受訪表示,儘管半導體並未納入這次的對等關稅範圍,但川普仍在思考美國如何重新在晶片製造領域立足。盧特尼克強調,川普的戰略是提高美國國內工廠的生產能力,包含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台灣後面還有苦頭吃。

根據外媒報導,在川普向全球投下對等關稅的巨彈後,許多國家都認為川普領導下的美國等於混亂、破壞自由貿易與利己國家,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等於穩定、自由貿易和全球合作,所以積極考慮向中國大陸靠攏;BBC(英國廣播公司)更明白指出,經濟需求可能吸引許多國家更接近習近平的中國,進一步遠離川普的美國。

如果其他國家都能為自身利益著想而與大陸交好,台灣又有什麼理由與對岸交惡,甚至將之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川普「關稅核彈」對國家與經濟發展衝擊甚鉅,可說才是真正的「國安問題」;當國家面臨如此重大危機,執政者還要死抱無謂的台獨意識形態,繼續與大陸「為敵」嗎?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川普 #對等關稅 #波頓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