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蔣中正委員長在廬山發表嚴正聲明,他提到:「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自此,中華民族正式掀開全面抗戰的序幕。
國軍第三十四師位於中國湖北隨州的抗戰紀念碑,最終被破壞,棄置和散落於溝渠之中,殘件後被收藏。在陝西的軍委會剿共別動隊紀念碑,也在斷裂之後收藏入當地文化館。兩塊碑的碑記均由陝西籍國軍將領公秉藩撰寫。而他
「父親很少落淚。在印象中,父親唯一一次在外人面前流淚,是當一位有台獨傾向的台籍世侄質問他:中國人為什麼要『屠殺』台灣人?」鄭衣德說。鄭士鎔為此下決心要把「細說陳儀」寫出來。他說:「1946年1月4日中
雙親在我心目中,一直用言傳身教之法,以身作則傳遞「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當台灣地區甫開始發展經濟,也正值我童年時的1970年代,父母親透過了中華民國家庭扶助中心(簡稱家扶中心)的牽線,認養了一位住在屏
前言:《新大學》總編輯何步正要我為其計畫年底出版之《新大學》「文集」寫一篇序言,由於張俊宏、許信良、甄燊港等於2017年11月12日發起創刊的《新大學政論網站》(《新大學》),在理念上接續民國57年(
前面由匈奴說及東漢,而三國、西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因這些事都和匈奴有關,且與華夏民族的融合成長串聯在一起,故先作一概要說明;再繼續談西漢早期漢匈的爭鬥故事。漢匈之戰較能登入史冊的約7次。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