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馬英九前總統分赴美國與大陸,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代表台灣對國家地位與前途的兩種想象與兩股力量,正是兩岸分治70多年來起承轉合的歸納。至於「雙英行」成效如何,台灣人民自有公評,也是檢驗台灣
矽谷銀行倒閉帶來的恐慌和瑞信風暴引發的信任危機蔓延全球,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多達186家銀行與矽谷銀行有類似的「閃崩」風險,若政府不出手相助,恐陷入多米諾骨牌式的崩潰,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再度上演。
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發布最新民調,有68.6%民眾不相信「民進黨執政會帶來戰爭,國民黨執政會帶來和平」,相信此一論述的民眾僅18.9%。親綠媒體據以評論,認為兩岸戰爭與和平問題,民眾心中自有定見,不會
擴大內需是大陸今年拚經濟的重點,兩會政府預算報告書揭露高達27.5兆人民幣的財政支出,其中7成以上將用於民生消費與服務,但這不表示北京不再重視對外經貿。新總理李強上任第一場記者會強調,不管是走出去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克里姆林宮的會談,展現了兩國團結的夥伴關係與兩人親切的私人情誼。習近平有調停俄烏戰爭之意,普丁稱許習近平「對於國際局勢抱持考慮周全的態度」,表示已經看過中方提出的
前總統馬英九將展開首次大陸行,部分綠營人士中性反應,部分強烈反對,藍營則普遍正面看待,咸認為有利於兩岸降低緊張、增進和平。探究馬前總統行程,除清明祭祖外,都與中華民國與8年抗戰有關,證明他是一個不忘
民進黨籍前副總統呂秀蓮召開民間國是會議,邀請藍綠白各方人士,為台海和平凝聚台灣新共識,同一天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登陸行程曝光,月底將帶領百餘名年輕學生赴陸,除返鄉祭祖外,將前往上海、重慶等城市參訪,
近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正陷入更深的「敵意螺旋」中,《紐約時報》發表「與中國衝突,誰獲益」社論,前者警告美中關係愈來愈危險;後者代表美國知識圈對華府反中氣焰的反省。美國針對美中的關係惡化,出現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