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科技》2015年十大策略科技趨勢(一)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提出2015年對企業組織而言最重要的十大策略科技趨勢,預估將是:真實與虛擬世界的結合、實現智慧無所不在(intelligence everywhere)的概念,以及科技對數位商業所帶來的影響。</p>
<p> 根據Gartner定義,策略科技(strategic technology)為可能在未來三年對企業組織帶來重大影響的技術。構成重大影響的因素包括:極有可能破壞現有的業務模式、終端使用習慣或IT結構、必須投入大筆資金,或可能較慢為市場採用的風險。這些技術還會影響企業組織的長期規畫、方案與行動。</p>
<p></p>
<p> 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David Cearley表示,2015年十大趨勢涵蓋了三大主題:真實與虛擬世界的結合、實現智慧無所不在(intelligence everywhere)的概念,以及科技對數位商業所帶來的影響。</p>
<p> 2015年十大策略科技趨勢包括:</p>
<p> 一,無所不在的運算:隨著行動裝置日益普及,Gartner預測,未來會益發著重於如何滿足行動使用者在各種情境與環境下的需求,而非僅聚焦於裝置本身;Cearley指出:「運算環境不斷擴大,涵蓋範圍除了消費電子產品,還有職場及公共空間的連網螢幕,現在連手機與穿戴式裝置都成為其中一部分。漸漸地,整個環境都必須因應行動使用者的需求而有所變化。這將持續增加IT部門管理的困難,因為其已無法控制使用者端點裝置。同時,也必須更注重使用者體驗的設計。」。</p>
<p> 二,物聯網:將各種事物數位化以便結合資料流(data stream)與服務,就能創造出四種基本使用模式:管理、獲利、營運並擴大,這四種基本模式可應用在四種「網際網路」中任何一種,企業不應畫地自限,認為只有物聯網(IoT)具備利用這四種模式的潛力。舉例來說,依使用次數付費(pay-per-use)的模式可應用在資產(例如工業設備)、服務(例如按哩程計費的保險)、人(例如搬家工人)、地(例如停車場)與系統(例如雲端服務)。無論屬於何種產業,所有企業都能運用這四種模式。</p>
<p> 三,3D列印:2015年全球3D印表機出貨量可望成長98%,到2016年出貨量更將倍增。3D列印技術將在未來三年內達到臨界點,因為相對低價的3D列印裝置持續快速成長,工業應用範圍亦顯著擴張。工業、生物醫療與消費的新型應用將持續出爐,證明3D列印是一種真實、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可透過改善設計、簡化原型與短期製造需求來降低成本。</p>
<p> 四,無所不在卻又隱於無形的先進分析技術:隨著嵌入式系統所產生的資料不斷增加,分析技術將成為市場焦點,企業內外各種結構與非結構的資料都可以拿來分析。Cearley認為:「現在每一種應用程式都必須為分析應用程式。企業組織必須以最好的方式以過濾來自物聯網、社群媒體與穿戴式裝置的大量資訊,再選擇正確的時機將正確的資訊傳遞給正確的對象。分析技術將無所不在,卻又隱於無形。」巨量資料(big data)仍將是這股趨勢的重要推手,但必須轉移重點到問題與答案的身上,將巨量資料擺在第二位。畢竟技術的價值在於答案,而非資料本身。</p>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