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以計算流體力學的壓力,判斷患者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準確度達85%,圖右呼吸壓力大,為重度患者。(國研院提供)
國研院以計算流體力學的壓力,判斷患者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準確度達85%,圖右呼吸壓力大,為重度患者。(國研院提供)

國內約有45萬名成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目前患者必須前往睡眠中心睡一晚,整晚戴著檢測腦波儀器入睡,不僅不舒服,檢測報告也要耗時一周才會出爐,不過國研院開發的「睡眠障礙風險評估平台」,將檢測時間從過去2到7天大幅縮減為15分鐘,準確率達85%,今天與海昌國際公司簽約技轉,未來將造福全球患者。

台灣睡眠醫學會指出,根據國外研究,成人罹患呼吸中止症盛行約2~4%,推估台灣約有45萬名成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杭良文說,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高達98%有打鼾,民眾若嚴重打鼾、白天嗜睡、容易嗆醒、夜間頻尿或白天睡醒嘴巴乾,可能都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應儘快到全台22家睡眠中心檢測,避免長期累積造成心血管慢性疾病,如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嚴重者甚至導致猝死。

但因為睡眠中心床位有限,有時患者必須等上大半年才能住院接受診斷,且到睡眠中心睡一晚,期間必須戴著檢測腦波儀器,第二天再由醫生解讀患者腦波訊號,約7到14天才收到報告;而國研院國網中心耗時4年研發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影像診斷平台」,只要15分鐘,不必排隊等待,且費用約4~5000元,是傳統生理檢測費用的一半,準確率高達85%。

此平台是首座結合影像學、計算流體力學及雲端系統三大領域的醫療技術平台。國家實驗研究院與海昌國際公司今天簽約,將技轉給海昌後,成立國際推廣中心,提供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檢測服務,快速打入國際市場,預計明年3月推廣到大陸、亞洲及歐美市場。

#睡眠呼吸中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