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葡萄的栽種與葉片有大大的闗係。(台中區農改場提供)
溫室葡萄的栽種與葉片有大大的闗係。(台中區農改場提供)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為協助農友提高溫室葡萄品質,今天下午在場區的溫室葡萄園舉辦葡萄葉片栽培管理技術觀摩會,吸引近百名農友與農會推廣人員觀摩學習,場方人員說明,葡萄葉是種植溫室葡萄的「眉角」。

台中區農改場指出,溫室葡萄產區集中在彰化縣溪湖鎮與大村鄉,面積約300公頃,產期在3月上旬至6月,因此也稱為早春葡萄,此時期因臺灣水果種類少,生產的葡萄品質好賣相佳,除國內市場需求亦外銷至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區。

溫室葡萄的生產模式為10月至12月進行冬季修剪,萌芽期及新梢生育期恰巧是臺灣氣候溫度最低之時期,為免溫室葡萄受低溫影響,密閉的溫室空間使得晚上濕度可達100%,另日夜溫差甚至超過20℃以上。

另外,農友為促進新梢生長常使用葉面營養液,萌芽後使用勃激素促進花穗伸展或著果後促進果實肥大,雖然都具有明顯效果,但過度使用常造成葉片提早黃化之情事,對葡萄品質產生影響。

農業改良場經過長期調查,發現溫室葡萄葉片的管理沒有「撇步」,但有一些「眉角」,首先合理產量每0.1公頃約2,500公斤,如此夏季修剪後枝條有良好生長勢,讓花芽分化良好。再來夏季高溫期雖無果實,也要注意病蟲害防治,避免落葉影響花芽發育,冬季修剪後新梢生育時,做好溫室濕度及溫度調節工作,有利植株結果枝正常發育,花穗伸展良好,可減少營養劑或生長調節劑使用,達到避免葉片提早黃化之現象。

高品質的溫室葡萄需要綠葉來提供,因為葉片是製造養分的器官,有充足的葉片才能負擔果實枝條與花芽所需之養分,掌握這些「眉角」將可續創彰化地區葡萄紫色傳奇。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