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表示,「台灣雲谷雲豹育成」今年邁入第三屆,以獨創的「以大帶小」的創業模式,在過去兩年成功吸引150餘家新創企業的參與,本屆更成立「雲豹一號夢工坊」,加入台灣獨特的硬體製造優勢,協助新創企業快速驗證創意產品,將創意轉換應有的市場價值,加速創業市場商機。「雲豹育成」匯集技術、投資、市場商機,擴展發展成「創業生態圈」,成為台灣創業育成的典範,未來希望能持續引領更多新創團隊、中小企業和各大企業資源加入,延續台灣的創業熱潮。

雲協理事長暨英業達(2356)董事長李詩欽表示,台灣創業家豐沛的「軟體」創新能力,若能發揮台灣在「硬體」設計製造上的既有優勢基礎,將能成功開發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產品。有鑑於此,雲協於今年整合會員的硬體資源,開始提供擁有完整設備的「雲豹一號夢工坊」,擔任實踐0到1的催生者,為參賽團隊打造第1個可量產原型機以及創意驗證產品的工作空間,提供電工設備、外型機構、量測驗證等高階設備,讓創業家將創意轉成有價值的創新,快速通過試製及小型量產,並借助企業導師團的商業網絡,協助推展創業家的產品至國際市場,強化新創企業的被投資價值。

雲協秘書長暨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表示,「雲豹育成」至今共成功媒合24家新創企業與雲協的企業導師成為商業合作夥伴,並創造投增資額5.7億元,今年成立「雲豹1號夢工坊」,正式轉型成軟硬整合加速器。今年的企業導師群包括工研院、資策會、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台達電(2308)、英業達(2356)、凌群、華電聯、鴻海(2317)、彩晶(6116)、戴爾與友訊(2332)等13家公司。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