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花博原計畫主題為「當東方遇見西方、花與花園的對話」,市長林佳龍今天(12日)宣布全部歸零思考,主題翻盤改為「生活、生態、生技、生產」的「四生有幸」,后里原主展場,新增外埔、豐原,另加入大甲、石岡、清水、烏日、大里等10個展區,年底舉辦國際花都藝術節,再爭取2020國際蘭花展接棒。
「呈現1+2+10+N無限大!」林佳龍表示,要以遍地開花,將在台中市已蔚為盛況的爵士節,在年底台中國際花都藝術節結合,透過花車展示呈現花博主題,花博從2018展到2019,希望2020在台中市辦國際蘭花展,以後讓台中變成花都。
2018國際花卉博覽會將在台中舉辦,因日前基礎規畫延宕,部分市議員要求市府停辦;林佳龍表示,花博是重要的策略性政策,也給台中一個城市改造的機會,絕對不會停辦。
未來將以「三生一體」為基礎,生產、生活、生態及生技為主軸,並規畫10處以上活動展區,以點變線再延伸為面的規劃理念,打造台中成為花園城市。
市政府上午舉行重大公共工程會報,由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說明「2018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進度與計畫調整內容,市府各相關局處首長也出席討論。
林佳龍說,談到花博就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因為想到4年後的台中將會是花園城市,就覺得期待,他重申「花博絕對不會停辦,還要辦到『金澎湃』!」
他認為,花博原本的定位主題較模糊,為找出特色,改變規畫內容,將原先主題「當東方遇見西方、花與花園的對話」,改以永續環境「三生一體」為基礎,更進一步以「3生+1生」:生產、生活、生態及生技為主軸,構成3園區4基地的4大主題空間,藉花博展現台中特色。
林佳龍指出,花博原本預定地后里區台糖土地展區內,因有出現保育動物石虎,且位處斷層帶,面對時間與空間的壓力
,並站在保護野生動物的立場,將原先后里主展區扣除石虎棲地約40公頃,加入豐原、外埔2處展區,並規畫10處以上花博系列活動區域,以「1+2+10」並「+N」,以點變線延伸為面無限大的規畫理念打造台中成為花園城市。
未來花博將有策略性的思考,串聯后里火車站與自行車道,讓鐵路與鐵馬結合,打造一個低碳、綠色的花博,並結合台中糕餅產業,整合豐原與台中產業文化,及外埔花卉生計,若成功結合各項特色,將帶動台中市整體經濟發展。
針對有議員質疑花博預算編列情況,林佳龍強調,因各項因素,規畫團隊歸零思考再做調整,所以目前計畫做了很大的調整,議員與民眾不了解是自然的,希望充分說明後,讓大家都能清楚,市府也會繼續努力尋求議員支持。
也有部分議員建議停辦花博,農業局長王俊雄表示,林佳龍已指示花博絕對會辦,而且還要辦好!
設計承包公司第1次基本規畫設計報告已通過審查,基本規畫進行中,盼趕在今年能將各細部規畫委外發包,而總預算81億,預計41億爭取中央補助支持,市府也已將「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台中市翡翠區域農業加值推動計畫」呈報中央審查,各部會修正意見市府目前還彙整修改中,將於5月15日前再把修訂版呈報,若無問題,今年中央補助款9500萬即可動支。
中央希望以專案計畫特別預算支應花博,雖然去年應完成委外發包的基本規畫進度有些延宕,但目前工作進度與經費部分以在解決處理中,盼盡速趕上進度。
王俊雄說,用地取得各方都有好的意見,但市府用地決定最大的考量是取得使用程序時間要來的及,后里馬場、豐原葫蘆墩、外埔,將同時來做,除設計臨時性展館外,未來也將串聯山、海、屯區,打造「台中前花園」,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報告指出,2018國際花博將於2018年11月3日正式舉辦,預計將有800萬人次參展,為重視未來長期規畫,花博用地、預算及後期發展規畫,會將70%硬體留下,做後續長期經營的發展計畫。
林佳龍也提到,未來花博口號應結合市民參與、花園城市、改造運動的精神,也會請大家集思廣益,他強調要融合Green綠色、Nature大自然、People人本「GNP」,也希望以英文方式命名,較具有國際性,他也提到,未來目標也將爭取舉辦2020國際蘭展,希望活動一氣呵成,延長花卉效應,讓世界「花」現台灣。
「用辦喜事的心態舉辦花博!」林佳龍說,農業局及各相關機關全力配合趕上先前落後的進度,各局處要依新的期程辦理,掌握時程、展場規劃、交通聯繫、經費執行、產業提升、組織架構、工程安全等相關事宜,要求所有局處動起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