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魚醫生」的54歲男子張鵬輝,從事動物用藥品批發,卻逕自摻用會致癌的工業原料重鉻酸鉀及農藥,調配成為防治養殖水產魚類寄生蟲藥品使用,檢調獲報前往枋寮查緝,當場查扣偽藥及原料1251公斤,2日全案偵結依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將他起訴。
長期研究水生動物疾病與免疫學的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院長陳石柱指出,這些農藥或人體用藥並未做過安全性、有效性及殘留性的影響評估實驗,很難認定藥物是否在魚體內殘留?人體吃下肚是否造成影響也不確定,建議養殖戶還是選擇合法的養殖用藥。
屏檢指出,張男2012年起陸續向黃姓藥商買進1183公斤「鋅猛乃浦」農藥,並自行調製分裝成「治蟲靈」,賣給不知情的養殖業者,作為水產養殖魚類寄生蟲的藥品;接續又調配摻入人體用藥、抗生素,甚至是俗稱橘粉的重鉻酸鉀等有致癌性的強氧化劑。
檢察官偵訊黃男時,他強調,張姓批發商買超過自用的數量時曾表明,農藥是要用在蓮霧園上,所以數量還算合理,沒想到是使用在水產動物上;也曾出售一般性局部消毒劑給張男的吳姓化工原料業務坦言,知道對方從事水產養殖,也賣過清洗地板的清潔劑給他,他則用來改善養殖水質。
當地養殖戶表示,因為張男販售的藥品效果不錯,所以生意一直不差,但他都採私下兜售,事後才知道原來是藥品有問題。屏檢全案偵結,除將張男依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將他起訴外,包括提供原料的業務也一併依法起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