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大宗商品市場自5月以來持續走弱,儘管人行加強寬鬆貨幣政策力道,也無法讓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好轉;專家認為,商品市場需求下滑導致供給壓力增大,為大宗商品市場持續走弱的主因,也與美元指數走高脫不了關係。
一德期貨分析師寇寧認為,年初因大陸工業產出及投資消費市場需求出現下滑,中央穩增長的政策提前入市,增加基礎建設投資;進入第2季,基建投資增長下跌,而房地產銷售恢復狀況「不如預期」,加重需求端疲軟情況,也使得政策對沖的缺口不斷增加。
此外,年初基建投資的滯後效應,讓第2季工業產值恢復增長,但這也增加供給端的壓力,加上需求的「意外」下滑,使得大宗商品價格跌勢加劇;國際層面則是受到美元指數走高的影響,中短期內對國際商品價格的壓力將持續存在。
寇寧指出,目前總體需求面尚未出現明顯的回升狀況,短期內需求疲軟對商品價格的壓制,仍是大宗商品運作的主要矛盾,而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投資的週期性恢復,需求端壓力緩解,商品市場將逐步轉向供給收縮或產能去化,讓供需再平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