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辦的「南方領袖教育學院」講座,今日邀請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主講「創新農業,迎向未來」。
他說,早年台灣茶葉、蔗糖、洋菇、蘆筍、香蕉、豬肉等在國際市場地位,舉足輕重,賺取外匯之外,水果、蔬菜、花卉品質佳,更是名揚四海,如今,談到貿易自由化,開放農產品進口問題,卻有人認為台灣農產品是不堪一擊、最無競爭力的產業。
陳保基指出,台灣農業面臨的課題是經貿高度自由化、農產品開放市場、以及極端氣候引發糧食安全挑戰,去年至今,台灣旱災休耕面積破4萬公頃,8月蘇迪勒颱風造成農損達35億元,加上小農經營型態缺乏規模效益,農委會即使編列年預算1,218億元,但是,扣掉法定福利與補貼,例如老農津貼、糧政及休耕、肥料補貼等支出,即佔67%,只有10%,用於輔導產業,導致影響資源有效運用。
陳保基強調,未來,將落實調整耕作制度、活化休耕地、農業加值、培育新生代農業從業人員,及發展幸福永續新農村,拓展農業出口,加值在地特色產業,形塑台灣農業成為年輕化、有活力、高競爭力的樂活農業。
他表示,為了展現政府因應經貿自由化及照顧農民與發展農業決心,農委會已經編列「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等經費,掌握加入TPP契機及減少對我農業影響。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