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協助花蓮縣卓溪鄉南安部落原住民農友轉型有機水稻栽培,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積極前往南安部落輔導,協助將現有慣行栽培水稻轉型提升為有機栽培水稻,希望經濟價值較高的有機稻米能為南安農友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在玉山山腳下的南安部落興起有機米種植風潮。
美麗的南安部落座落於風景秀麗的玉山腳下,隸屬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鄉內內名聞遐邇的八通關越嶺古道東段瓦拉米步道即是依傍溪流而修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景觀深深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朝聖和觀景。
農改場表示,南安住民多屬布農族群,主要栽培經濟作物以稻米為主,當地30公頃水稻多年來都採慣行栽培法,但藥劑的長年施用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壓力,為扭轉此一劣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相關單位共同研商改善之道,逐步將南安現有慣行栽培水稻輔導轉型為有機水稻栽培。
經過各單位與在地農友溝通說明後,達成103年一期作先行試種6公頃有機水稻共識,並建立由慈心基金會協助申請有機農產品驗證業務,花蓮農改場協助輔導機水稻栽培技術之專業分工。
在農改場的輔導下,藉由土壤肥力分析、設置有機水稻栽培示範田等活動,首批有機稻米順利產出,收穫量雖不及慣行稻米,但全期收益卻較慣行法為佳,同時又可避免因噴施農藥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成功建立農友對栽培有機水稻的信心。
103年2期作南安有有機水稻栽培面積擴增至9公頃,同時也已取得有機轉型期驗證,在有機水稻成熟期時,南安部落布農族人舉辦收穫祭,感謝天神庇佑,讓今年有機水稻得以豐收。
部落族人也紛紛表示未來將繼續朝有機耕作來努力,這也讓1年來辛勞規劃及協助輔導有機耕作的團隊夥伴內心充滿欣慰。
玉山山腳下的有機耕作風潮已卓然升起,104年推廣面積更預定擴增至15公頃,這農改場人員更頻繁奔波往返於南安的路途當中,雖然辛苦,但眼見玉山山腳下有機耕作水稻的成長茁壯,再多的勞累都是值得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