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劇照。(丞舞製作團隊 B.DANCE提供)
《浮花》劇照。(丞舞製作團隊 B.DANCE提供)

丞舞製作團隊創團第一部作品《浮花》(Floating Flowers)由台灣新銳編舞家蔡博丞親手打造,曾遠赴歐洲「征戰」獲獎無數,25至27日終於回到台灣,以60分鐘完整版在台北水源劇場首度登場。

蔡博丞當初是希望藉由參加國際編舞競賽,考驗自己編創實力,僅編創出10分鐘的《浮花》版本,未料獲得德國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觀眾票選第一名、德國司徒加特•高提耶舞團製作獎,以及西班牙MASDANZA國際編舞大賽觀眾票選第一名等大獎,於是決定將《浮花》延伸創作成為60分鐘的完整作品,並以2位舞者的形式,擴編為8人演出的規模。

該舞作的創作概念來自台灣民間信仰中「放水燈」的意象,蔡博丞將此作獻給自己已逝的父親,作為對生命的一種悼念,「我不知道我可以做些什麼來面對爸爸的離去,所以就選擇我最擅長的,以編舞來紀念他。」進而採取創作的方式,才能向過往生命中不敢面對的片段道別。

「生命總不會在你準備好的時候發生。」《浮花》的舞蹈動作有水的意象、載浮漂沉,因為蔡博丞認為,生命的無常很多時候是突擊而來,如同水孕育大地,同時間也會奪走生命,如何能隨遇而安。因此,其表演服裝也擷取水的意象,舞者僅著肉身舞衣,搭配長襯裙,隨著舞蹈移動而大幅度地擺動,呈現「水」的搖曳之姿。

2014年《浮花》十分鐘版曾於香港上環文娛中心劇院上演,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藝術總監曹誠淵觀後曾表示,蔡博丞的《浮花》非常強調人與人的關係,透過這個作品,能夠發現他們不是用某種情緒在演出,而是使用一種舞台的語言裝置,通過服裝和動作在演出。

此外,該作也獲邀成為雲門2「國泰藝術節」特約作品,以及西班牙加納利群島的國際巡演活動。

#蔡博丞 #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