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升息與中國經濟趨緩,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表示「明年經濟成長令人失望」,全球大環境不好,台灣難置身事外,今年國內經濟成長保1有點危險,預估明年恐難保2。一直以來,各國都在追求經濟成長,成長是常態,衰退就是異常,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成長到了盡頭,不是毀滅,就是要接受調整。」
月前,財經學者馬凱語出驚人表示,「台灣經濟不是悲觀而已,而是崩潰!」謝金河在臉書PO文指出,這句話乍聽之下,的確很震撼,但台灣經濟成長陷入困境,套句電影「侏羅紀公園」片尾結語「生命總會找到出路」,現階段台灣只有接受調整的事實。
謝金河指出,從2000年以來,中國成了世界經濟成長最大的那顆引擎,加上金磚四國帶來強勁成長動能,經濟高成長成了常態;中國用跑百米速度狂奔30年,如今腳步慢了下來,全球最大的引擎熄火,世界經濟進入低成長或負成長將成為常態。
但一本名為「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的新書給了他很大啟發,謝金河引述作者環保專家的看法,「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書中內容還提到「經濟成長的假象富足了誰?全球將近67億人口中,有1/5的人僅賺到全球所得的2%,最富足的2成人,卻賺走了74%,經濟成長帶來更大失衡,無限的成長,不必然會帶來無限的富足⋯⋯」
謝金河最後有感而發地表示,中國追求高成長是犧牲環境換來的代價,現在要治癒受傷的大地,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中國經濟成長引擎變慢,大家必須接受低成長變常態的現實與調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