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喜禾和深圳的其他學童一樣,每天一早到學校上學,他謹守課表、念著母親的教誨,唯一的不同是他患有自閉症,但母親田琳堅持要他融入社會,費盡心思讓他在一般的小學就讀。
同學和老師雖然接納喜禾,但狀況連連,其他家長為了自家孩子的前途,集體反對喜禾上學。為了讓兒子重返一般學校,田琳除了陪讀、攏絡喜禾的同學,還四處發連署信,甚至上電視爭取輿論的支持,就是要兒子過正常生活。
張唯說,「這角色偏執、自私,很多人看了也說她不可愛,但看到回鄉一幕後,就會理解她、同情她,她的不可愛都是為了擺脫命運。」她反對家人的宿命論,更不要自己的孩子走上自閉症的必然命運。
來自湖南的張唯在深圳工作多年,創業發跡後,還是念念不忘導演夢。他說,「小時候雖然看樣板戲,但也看了一些阿爾巴尼亞、韓國電影,一些鏡頭始終烙印在腦海。」
把企業賣掉後,張唯到北京讀電影、當導演。多年前,母親殺了孩子的新聞引起他對自閉症的關注,蒐集無數剪報、訪問上百個家庭、換過多名編劇,始終達不到他要的水準,直到喜禾的故事出現。從發想到拍攝完成,前後耗費八年的時間。
喜禾是人文關懷的電影,寫實但不枯燥,有劇情張力但不煽情。影片中的深圳現代繁華,身為中國大陸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發展快速,人心思想卻跟不上硬體的腳步。
張唯說,「在這部片之後,希望大家對自閉症多一點理解。」若沒了容納異己的胸懷,社會也就患上了自閉症。
場景雖然在遠東,但普世的社會關懷與人性刻畫,打動了烏汀內(Udine)遠東影展(FEFF)觀眾,掌聲不絕。
擔任特教助理的勞玲娜(Laurina)說,「這部片顯然下過功夫,深刻描繪了自閉症議題。雖然義大利不致於有家長排拒自閉症孩子上學,但許多人和喜禾的家庭面對一樣的掙扎,社會需要多一點對自閉症的認識。」1050504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