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農王惠民有感農村人力不斷外流、老化,花費6年時間研發蒜頭採收機,8日在產蒜大鎮北港鎮正式發表,採收機約可取代80名人工,未來將由農委會、雲林縣政府、北港鎮公所共同推廣、佳惠農民。
今天王惠民與北港鎮公所在北港鎮協騏農機中心,舉辦蒜頭採收機發表會,由北港鎮長張勝智、農糧署作物生產組視察林煥章、縣農業處農務科長張文東等人共同主持,近百農民到場了解,一探蒜頭採收機的「特異功能」。
王惠民表示,蒜頭採收機由他與爐宥翔、陳享意共同研發,並利用2年時間下田實際運作,以了解農民真正需求,經過不斷改良,今天正式發表,從採蒜、去根到剪梗1機搞定,1天能採收約2公頃的蒜頭,約可取代80名人工。
林煥章說,台灣1年種植約5000公頃蒜頭,其中雲林即佔4000公頃,面對農村人力老化與少化,這台國內農民自行研發的蒜頭採收機,將可造福許多農民,未來將與雲林縣政府、北港鎮公所共同協助推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