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這項研究的法國聖埃蒂安大學附屬醫院,將受試者分為不運動、低度、中度和高度運動4組,平均追蹤10年,探討運動量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中度和高度運動量的老人,死亡風險分別下降28%和35%,從事愈多體能活動的老年人身體愈健康,而從事低度運動量、相當於每天運動15分鐘的老人,也能降低22%死亡風險。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研究中提到的15分鐘運動,應達到中強度運動,就是快走或健走比較喘的程度,若只是一般步行速度,建議長輩拉長運動時間,一週達到150分鐘的運動量才有效果。
徐錦興建議,老人家可嘗試不同種類的運動,像是個人移動類的健走、慢跑;個人律動類的跳舞、瑜伽、太極;團體球類的網球、槌球、高爾夫球;水中類的游泳、水中走路、水中有氧等,每天從事讓自己開心的運動,減緩老化還增強身體機能。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年長者的運動習慣可視為一種健康指標,不僅可提升老人家自我管理功能、專注力與自信心,也可透過運動結交朋友,增進家人間的談話話題。
如果長輩不想運動,她建議親友以邀請長者陪伴自己運動為由,漸進引導長者參與,例如從個人走路到快走,延伸參與團體運動,甚至發展成相約遊山玩水;如真不願運動,可從床上抬腿等運動做起,每個動作從3次慢慢增加到5次,都可達到運動效果。1051006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