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印度委員會(India Committee of the Netherlands,ICN)指出,南印度有90%的紡織廠都存在奴隸工,這些紡織廠都為西方的全球品牌生產紗線。
ICN呼籲應釐清這些供應鏈上下游關係,並對向南印工廠採購紗線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以阻止奴隸工存在。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和服飾製造基地之一,印度南部的坦米爾那都省(Tamil Nadu)則是印度紡織重鎮,約有1600間紡織廠,雇用20萬到40萬名工人。
ICN近來實地訪查坦省超過一半的紡織廠,其中有734間紡織廠多數雇用14到17歲的青少年女工,還有超過20%的工人年齡小於14歲。
許多坦省紡織工人在接受訪查時指控,遭雇主逼迫長時間工作,經常遭雇主扣住薪水,同時把他們鎖在宿舍,許多女工還投訴遭性騷擾。
這項研究發現,多數工人都來自貧困、低種姓,甚至賤民階級的村落,且多數是女性,她們經常面臨恐嚇、性騷擾和性言語騷擾。
研究指出,南印有超過一半的紡織廠禁止工人離開宿舍,只有39間工廠支付最低薪資,還有半數的工廠要工人每週工作60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一名每月只賺8000盧比(新台幣近4000元)的青少年女工卡拉伊喬薇(Kalaichelvi)告訴訪談者,她被迫連續工作12小時,期間不能去吃午餐也不能上廁所。
由於工作條件惡劣,卡拉伊喬薇說,她覺得眼睛灼痛、出疹子、發燒、腿痛及出現胃的疾病。
ICN總裁翁克(Gerard Oon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經提出這項問題(南印紡織廠存在奴隸工)5年了,但調查後發現這項問題的規模,對我們來說也著實震驚。」1051223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