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強勢崛起,除了積極擴權發展軍武外,也將目標瞄準太空。儘管美、俄在相關領域起步得早,但中方急起直追。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二發表《2016中國的航太》白皮書指出,中國將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突破火星環繞、着陸、巡視探測等關鍵技術,計劃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實施環繞和巡視聯合探測。
「未來,我國還將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任務,」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27日在北京說,「進一步深化對火星的認知。」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吳豔華說:「從探測方式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60—1971年)是掠飛火星階段,主要對火星進行遠距離觀測,初步瞭解火星總體概貌。第二階段(1971年—至今)主要採用軌道器環繞探測與著陸、漫遊原位探測相結合,以宏觀與微觀探測相配合的方式,對火星表面、大氣、磁場、地質地貌,以及火星地表下的環境特點進行綜合研究。」
吳豔華認為,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載人火星探測的潛在需求,火星探測活動的第三階段將進一步向無人採樣返回發展。在該階段,探測器將獲取火星土壤、鑽取火星岩石,並將樣品帶回地球進行詳細研究。
白皮書稱,中國將在未來五年開展火星採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測等的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適時啟動工程實施,研究太陽系起源與演化、地外生命資訊探尋等重大科學問題。
研究顯示,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探索火星有助於人類瞭解地球。世界主要航太國家紛紛致力於火星探測,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就開始進行火星探測活動。
至今全球共進行了40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美國19次、前蘇聯/俄羅斯19次、日本1次、歐洲1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