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裡,長者給孩子的「壓歲錢」有趨吉避凶、平安吉祥之意。事實上,「壓歲錢的由來是起源於北宋時期的一件綁票案。
網友「我是三甲第四名」日前在新浪博客發表文章稱,根據史書「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王韶的小兒子南陔在春節期間,隨大人在北宋的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的街頭觀賞花燈,不料被歹徒抱走。
然而,歹徒逃跑時,巧遇朝廷的車子經過,機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聲呼救。歹徒心生害怕,放下了南陔,倉皇逃跑。
朝廷的車隊就帶著南陔進入皇宮,宋神宗見到南陔,問清了事情的經過後,賜給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這件事不僅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宮內傳開來,也流傳於民間。後來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零食外,還要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這些零用錢被稱為「壓歲錢」。
「壓歲錢」原本是為了給孩子壓驚,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由壓驚轉化為春節時期美好的祝福,成為中國傳統的春節習俗之一。1060206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