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於台灣原住民的「射日神話」。(高錦如攝)
取於台灣原住民的「射日神話」。(高錦如攝)
「鹿隱南山延壽年」。(高錦如攝)
「鹿隱南山延壽年」。(高錦如攝)

法蒂瑪聖母阿里山聯合堂區主任柏克偉與交趾陶藝師呂勝南耗時6個月,在逐鹿天主教堂打造水泥雕塑牆,融合原住民神話,東西文化蹦出新火花,讓教友為之驚艷。

柏克偉表示,天主教是可以接受在地的好文化,東西文化融合,讓天主教徒更有熟悉感,如像在家般的自在。由於逐鹿天主教堂位在逐鹿社區,特別加入鹿的意象,並於圖像旁提一段聖經的話,完成這幅「鹿隱南山延壽年」;另幅圖則取於台灣原住民的「射日神話」。

吳勝南說,「鹿隱南山延壽年」這幅水泥雕塑,畫面的構圖主要包含山、河水、鹿、巨石及松樹,各有其寓意,河水代表著淵遠流長;鹿與祿字諧音,有祝福之意;松樹為長壽的樹種,常被用來祝福生命延長。巨石象徵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艱難環境中撐起支柱的作用,藉此敬佩鄒族原住民在面對巨大的自然災害,仍以堅強的精神重建家園、面對未來人生。

#水泥 #原住民 #逐鹿天主堂 #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