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洗完澡後使用棉花棒來清潔耳垢,但耳鼻喉科醫師表示使用棉花棒或是尖端物品挖耳朵是錯誤習慣,而且過度清潔耳朵會傷害耳朵健康。
坊間一般認為耳朵分為乾性及濕性,乾性耳朵會使用挖耳勺,而濕耳則是棉花棒來清潔耳朵,根據新唐人報導,耳鼻喉科醫師蔡維倫表示,使用棉花棒反而是將耳垢越推進耳朵深處,最後會導致塞住,其實耳朵皮膚是向外生長,因此耳垢會慢慢的推出來,並不需要使用棉花棒或是挖耳勺。
如果想要清理耳朵,蔡維倫醫師建議在洗澡後,利用毛巾將耳朵外圍擦一擦即可,若是耳朵進水想要擦乾,則可以利用吹風機輕吹耳朵;使用外物清潔耳朵,可能會使脆弱的耳道受傷流血,嚴重的話,就會發炎!
蔡維倫醫師也提到,除非是配戴助聽器或是長時間使用耳塞,將耳朵塞住,使耳朵無法自然清潔,不然也是不建議使用耳垢軟化劑或是清洗劑。
其實挖耳朵意外事件頻傳,由於民眾常在使用棉花棒清潔耳朵同時一心二用,一不小心就造成耳道受傷或戳破耳膜,因此千萬要當心注意。
文章來源:醫師:棉花棒掏耳釀意外多 千萬慎用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