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19屆臺北藝術節,以「城市,及其未來」為策展主題,邀請8國藝術家,包含來自德國、法國、日本、英國、中國、美國和寮國等地的藝術家,以及臺灣優秀創作者,共11檔節目、1檔展覽,54場精采演出;自家庭、社會、國家、族群等多元角度切入,轉化藝術家眼中或想像中的城市,透過戲劇、舞蹈、多媒體劇場等形式,展現藝術的力量,期待藉由這股動力,推動觀眾共同懷想城市的過去,觀察城市的現在,並想像城市的未來。

伍斯特劇團《THE B-SIDE》。(©Bruce Jackson)(圖/臺北藝術節)
伍斯特劇團《THE B-SIDE》。(©Bruce Jackson)(圖/臺北藝術節)

台南人劇團《一家之魂》。(圖/臺北藝術節)
台南人劇團《一家之魂》。(圖/臺北藝術節)

藝術總監耿一偉表示:「今年是我為臺北藝術節策展的第6年。從當初接任以來,我心中的目標便希望這裡的節目可以與世界同步。國際各大都會所廣受討論的最新演出或新觀念,臺北也應該馬上看得到。如同各大都市皆設有國際機場,來與世界各地連結,藝術節則是一種文化的國際機場。」

頂尖國際團隊 精銳盡現臺北舞臺

臺北藝術節每年精選國際潮流之作,邀請質量俱精的團隊來臺演出。以特殊舞臺見長,二度來臺的德國柏林德意志劇院(Deutsches Theater Berlin)今年以《等待果陀》(Warten auf Godot)的漏斗形舞臺與臺北的觀眾見面,4位演員抵抗地心引力,在其中奔跑追逐,導演潘提列夫(Ivan Panteleev)除卻原劇本的艱深,將等待的過程轉化為豐富的舞臺肢體,風趣對白讓等待不再枯燥,演出後好評不斷,並入選2015柏林戲劇匯演年度十大作品。

美國小劇場前衛天團──伍斯特劇團(The Wooster Group),自1975年成立以來,持續探究多媒體的複合使用,聲音、紀錄資料、影像等非線性敘事拼貼,成了當代劇場後現代戲劇的先驅。此次帶來新作《THE B-SIDE》,世界首演落腳於臺北藝術節,其取材自《德州監獄的黑人民謠》(Negro Folklore From Texas State Prisons)專輯,將當時的音樂時空與囚犯的生活,再現於舞臺之上。

盜火劇團《台北筆記》。(©葛昌惠)(圖/臺北藝術節)
盜火劇團《台北筆記》。(©葛昌惠)(圖/臺北藝術節)

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擅於打破劇場空間定義,他們的作品中沒有導演,讓非劇場演員上陣,以新型態的紀錄劇場風靡全球,卡車、博物館都是他們的演出場域。此次的《遙感城市》(Remote Taipei)共20場演出,將以臺北街景作為演出場域,參與者戴上專屬耳機,隨著耳機中的指示,觀眾亦成了劇中的演員,上演一場與城市共舞的冒險旅程。

當代傳奇劇場《浮士德》。(圖/臺北藝術節)
當代傳奇劇場《浮士德》。(圖/臺北藝術節)

臺北藝術節近年與各國際藝術節持續接軌,以共同製作的方式,將最新的展演趨勢帶入臺北。與慕尼黑當代國際舞蹈藝術節共製的《少數民族》,由中國新秀編舞家楊朕,帶著朝鮮族、藏族、蒙族、維吾爾族、無族別(澳門)的女舞者,在中國民謠、西方搖滾樂的穿插中,用身體帶出國家民族、身分認同等議題。

臺灣團隊跨國共製 勇闖國際視野

發展至第5年的「臺北核心,國際共製」,以臺北作為創意的源頭城市,邀請國外藝術家與本地團隊一同創作,除激發彼此的創作視野外,也能經由共製合作,增加跨上國際舞臺的機會。

成立30年的台南人劇團,與法國天才編導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ambert)合作,為6位臺灣演員(包括蔡柏璋、竺定誼等人)量身打造《一家之魂》,餐桌上的兄妹與已逝親人如詩的對話,來往之間填補家族的記憶裂痕,10場詩意與生死的思索。

由當代傳奇劇場與德國戲劇顧問克里斯托夫‧萊普奇(Christoph Lepschy)攜手共製的《浮士德》,將全本搬演上舞臺,臺上將有10至12位演出人員,輪流扮演60個角色,吳興國老師表示:「這次很開心與德國戲劇顧問克里斯托夫合作,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討論下,以不同的角度觀看浮士德這個文本,以及如何挑選片段呈現。」

一心戲劇團今年新作《啾咪!愛咋》與歌劇導演盧卡斯‧漢柏(Lukas Hemleb)合作,改編法國劇作家馬里伏的《愛情與偶然狂想曲》,以歌仔戲七字調搬演愛情輕喜劇。一心戲劇團執行長暨此劇編劇孫富叡表示:「2012年與臺北藝術節合作的《Mackie 踹共沒?》受到許多好評,並開拓了新的觀眾族群,所以在這之後做了許多跨界,如同志、文學等議題。而今年與歐洲歌劇導演盧卡斯的合作,更是一場新的嘗試。」

以「人形機器人」系列作品風靡臺灣的導演平田織佐(Hirata Oriza),此次與盜火劇團共同搬演《台北筆記》,由王琄、朱宏章、謝盈萱等20位臺灣實力派劇場演員一同參與,以美術館為背景,搬演城市的近未來寓言。劇中的演員田中千繪表示:「這齣戲改編自東京筆記,因為日本人個性的關係,是不會在公開場合吵架的,但平田導演在做《台北筆記》時,聽臺灣人吵架覺得非常有活力、凸顯了臺灣人的情感,兩座城市雖然是同一個劇本,但呈現出來的感覺很不一樣。」

未來進行式 新銳藝術家築夢之地

臺北藝術節秉持城市交流的精神,除積極與各國藝術節合作外,國際城市劇院的共製模式,搭建起新的合作方向。《歐洲工坊在台北》由臺北藝術節與法國巴黎市立劇院共同製作,已舉辦8年的「歐洲工坊藝術節」,為巴黎市立劇院所創辦,邀請不同歐洲國家的年輕藝術家參與,今年則有兩位臺灣藝術家洪儀庭、陳成婷參與其中,並與葡萄牙藝術家里卡多‧內維斯-內維斯(Ricardo Neves-Neves)共同創作,5月於巴黎市立劇院呈現《漂浮之島》(Oeufs à la neige)作品,比喻歐洲現況,爾後於臺北繼續發展,進行第2階段呈現。

臺北藝術節經由支持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盼成為協助國際藝術團隊研發新作的基地。寮裔法籍的劇作家陸惠方,2015來臺展覽時愛上臺灣這片土地,結下深切緣分,對這片土地念念不忘的她,率領法國藝術家群帶來階段性呈現作品《異鄉》,以臺灣作為故事背景,假想她的祖父在百年前逃難到臺灣,整個家族的流變,會如何發展?而她的生命故事,是否會就此截然不同?

經典重現臺北城 科技思索城市未來

30年前屏風表演班的經典喜劇之作《三人行不行》,今年由3位實力派演員朱德剛、杜詩梅與邱逸峰共同飾演30個角色。第31年的重現,由李國修的嫡傳愛徒黃毓棠執導,關於此次於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臺的演出,黃毓棠表示:「將國修老師的作品重新搬上舞臺,一直是我的使命,在國修老師離開的第4年,由我執導《三人行不行》,希望往後每一年都可以把國修老師的戲,一場場的演回來。」

跨海共製不只在劇場,臺北藝術節今年與英國數位未來藝術節(FutureEverything)

共同製作數位裝置作品《正電效應》,由數位未來藝術節推薦藝術家凱莎‧摩爾加(Kasia Molga)替臺北量身打造。摩爾加於2月來臺時,觀察到臺北滿溢著不斷電的活力,她將這樣的想法帶進作品中,與臺灣技術團隊合作,以互動裝置蒐集臺北人的活絡能量,在能量中看見城市生生不息的養分。

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承辦的2017第19屆臺北藝術節,從8月7日至9月17日,為期6週,分別於城市舞台、水源劇場、臺北市中山堂、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臺等地輪番上演,詳細活動及購票優惠訊息可至臺北藝術節官網查詢。

2017臺北藝術節

時間│8/7(一)~9/17(日)

電話│02-2528-9580轉191~199

臉書│臺北藝術節Taipei Arts Festival

#文化快遞 #臺北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