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1名35歲男子,8年前開始出現進食後就腹脹嘔吐及便祕之症狀,曾發生1個多月就診4、5家醫院腸胃科,但症狀仍持續未見改善,做過大腸鏡檢查並無異常,直到今年5月因右側腰部劇痛被送高市聯合醫院,發現「小腸包小腸」景象,確診為「腸套疊」緊急動手術,才恢復正常飲食。
院方指出,男子經做電腦斷層診斷為輸尿管結石,同時發現有一段空腸出現「小腸包小腸」之影像,診斷為「腸套疊」終於找出八年來深受困擾之病因。經開刀將病兆處做分小腸切除吻合手術治療後,病人終於恢復正常之飲食及消化功能。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外科主任李世超表示,像這樣先天性小腸腸壁區少肌肉層合併血管異生的情況實為罕見,雖然上述症狀是常見的腸胃道不適的情形。
倘若發生在周期性出現進食後即嘔吐,且腸胃科治療後未見改善,應考慮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檢查。該病人在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住院一周開刀治療後,重拾無後顧之憂的正常飲食,不再受腹痛及嚴重便祕之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