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緊鄰藻礁及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延宕,今(13)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聚集在經濟部大門口,要求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應重新環評,並建議將場址移往台北港。
環保團體呼籲,經濟部應建立交流平台,透過平台討論化解官民爭議。
即便今早台北雨勢不小,環團與觀塘當地居民仍不畏風雨前往經濟部陳抗,並吹響海螺三次,象徵對經濟部推動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三聲無奈」。
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案正在環保署審理中,評估觀塘工業區多年未動工後的環境差異;觀塘工業區原工業區土地及港口開發權原屬東鼎公司,今年1月中油以總金額22.8億元併購東鼎,以取得用地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律師陳憲政批評,觀塘工業區廠商已多年未取得建造執照,即東鼎在觀塘工業區編定後4年內並無進行實質產業行為,依法經部應取消觀塘工業區編定,若要進行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應該經過環評。
律師蔡雅瀅也指出,依法工業區因環境變更無續存必要者主管機關得予以廢止,觀塘工業區因環境變遷,且位於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北側,應該依法廢止。
對此,經濟部官員表示,上述適法性問題經濟部已檢視過,並無違法問題。
環團認為,觀塘天候狀況不佳、場址不良,應該在北部另一安全場址設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台北港才是最佳位置。
針對環保問題,經長沈榮津上周四在立法院備詢時曾表示,規劃將藻礁移地復育,確保藻礁存續和接收站興建「同時進行」。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指出,藻礁、珊瑚異地復育難度高、存活率低。
日前經濟部常務次長兼中油代理董座楊偉甫曾表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需要順利於11月開工,才能在原訂2023年前如期完成。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營運量將達300萬噸,供台電大潭電廠新機組使用,能否如期完工,關係到台灣未來供電穩定。
最後環團遞出藻礁訴求書,由經部中油副總方振仁、工業局科長林怡妏代表收下,稍晚經部則會以書面回應。
(工商 )
發表意見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