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恐導致女童性早熟及男童女乳症發生,日前有母親發現2歲女童下體流血,就醫後確診為初經,檢驗出女童體內塑化劑含量過高。一問之下,才知道女童家長多用保鮮膜及塑膠盒裝微波食物,也會讓女兒喝塑膠杯裝飲料、幫她化妝、接觸巧拼後手放嘴巴等生活習慣,導致性早熟症狀。

塑化劑引發性早熟,根據「聯合報」報導,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接獲有母親發現2歲女童莫名下體流血,就診後尿液分析,發現女童體內塑化劑過高,引發性早熟所致。

究其原因,家長常讓女童使用塑膠杯裝飲料,及食用保鮮膜覆蓋的塑膠盒裝微波熱食,再加上母親有時會替她化妝,巧拼上遊戲後也未讓女童洗手就把手放進嘴吧等。

經調整生活習慣,家長改以棉被替代巧拼、讓女童勤洗手、減少使用塑膠製品,一周後女童尿液中塑化劑含量明顯下降至少60%,並配合醫師服藥,身體成長即恢復正常。

此外,現代兒童營養好,性早熟趨勢越來越明顯,日前亦有5歲女童出現第二性徵及身高發育快速症狀,確診「特發性性早熟」,經長期治療後才讓發育跡象延緩,13歲正常初經。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