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25非核家園,台灣積極發展太陽風電及離岸風電,填補電力缺口,看在業者眼中,這項攸關全台電力供給的重大政策的最大風險卻是「政治」。
怡安風險管理顧問集團(Aon)、中經院、安侯企管、萬國法律事務所及瑞士再保等單位,6日共同舉辦2018綠能產業風險管理國際研討會,會中發布「台灣綠能產業風險調查與分析」,這也是今年市場首見的「綠能產業風險大調查」。根據聯合新聞網,不管是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或綠能事業,業者選出未來3年「關鍵風險」排名第1的,統統都是「政治風險」;其中,又以「離岸風電」業者勾選率62%最高,顯示風能業者相當關心離岸風電的「政策持續性」,對未來展望充滿不確定性。
調查發現第2大關鍵風險則是「行政流程與行政效率」、「民眾抗爭」風險排第3。中經院綠經中心表示,受訪廠商雖認為台灣近年綠能法規及行政部門整合效率有進步,但整體效率仍明顯不足。以今年最熱門的離岸風電議題為例,離岸風電開發商認為,除政治風險外,天然災害、人才短缺、基礎設施及專案融資概念與經驗不足等,會是有礙離岸風電發展的關鍵議題。
經濟部能源局日前召開離岸風電價格競標記者會,由於競標廠商以低於台電2.6元的價格得標,遠低於政府第一階段遴選結果所訂定5.8元躉購價格,將肇致國庫多支付鉅額公帑;另,這次價格競標結果,不但「價低者全拿」,對得標廠商沒有其他附加條件,開發商也不需要肩負「帶動相關產業」的政策任務,恐有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意旨。開發商指出,政府除了達成2025再生能源目標之外,對離岸風電「到底有無產業化思考」?如果有,台灣在風能產業化過程中的法制建構、產業鏈如何成形、周邊產業的發展策略,可能都要更為具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