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航母未來艦載機可能由FC-31鶻鷹取代現有殲-15的新聞受到外媒高度關注,但陸媒就此分析指出,鶻鷹推重比較低,只能用彈射起飛,現有遼寧艦或同型國產航母001A的滑躍起飛無法適用。而目前正在測試殲-15彈射起飛改進型,應該還是比較靠譜的選擇,鶻鷹雖有隱形的優勢,未來成為新一代艦載機恐怕還有長路要走。
這則最早由港媒《南華早報》報導的新聞指出,中國所使用的艦載機殲-15因機身過重、設計較為過時,以致事故頻傳。目前共軍正在研製新型艦載機以取代遼寧艦使用的殲-15,這種新型艦載機極可能為具有隱型功能的FC-31「鶻鷹」(俗稱殲-31)的艦載機版。
但是,陸媒《鳳凰軍事》在一評論中質疑:鶻鷹戰機真的能從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的滑躍甲板上起飛嗎?
該評論指出,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都沿襲了俄製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滑躍起飛、攔阻降落(STOBAR)起降方案。殲-15艦載戰鬥機在整體佈局上則完全沿襲蘇-33「海側衛」戰機設計,在起飛時,它可以在攜帶空空導彈的輕載狀態下在105公尺的兩個起飛點起飛,也可以在攜帶反艦導彈的重載狀況下在195公尺的遠距起飛點滑躍起飛。
既然不使用蒸汽或電磁彈射器起飛,那麼在滑躍起飛航母上,艦載戰鬥機自己的推重比就非常重要了。文章分析道,蘇-33因為增加了機翼折疊結構,比原版蘇-27的重量大不少,因此其推重比,在26噸正常起飛重量下,非滿油和滿油情況下分別為0.96、0.84,33噸最大起飛重量推重比為0.76,殲-15的起飛重量在複合材料等減重舉措之下,在發動機一樣的情況下,應該比蘇-33更高。
文章指出,俄羅斯海軍目前正用米格-29K新一代艦載戰鬥機取代停產的蘇-33,在三代機中就是以高推重比著稱,它採用了最大推力8.8噸(起飛模式9噸)的2台RD-33MK型發動機,總推力18噸,最大起飛重量24噸,它在18噸正常起飛重量情況下推比高達1.06,24噸最大起飛重量情況下,推重比也有0.84,比蘇-33和殲-15更高。
因此,現有情況下FC-31顯然不具備這種高推重比。根據已公開的2.0版FC-31官方數據,它最大起飛重量為28噸,使用兩台渦扇-13E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被普遍認為是9噸級,和米格-29K的RD-33MK類似,兩台發動機總推力18噸級,最大起飛重量推比僅有0.64,這還是鶻鷹陸基版的數據,沒算上艦載版因為機翼折疊增加的重量。
分析指出,FC-31未來即使真的要作為艦載機,採用彈射起飛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但是目前中共海軍正在測試殲-15彈射起飛型改進型,應該是未來國產彈射起飛型常規動力航母最靠譜的選擇,而FC-31目前僅有2架原型機,距離改成艦載戰鬥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文章最後結論說,FC-31和殲-15相比具備隱形優勢,但在航程、推重比上都處於劣勢,性能落後的渦扇-13E發動機是鶻應成為海軍四代戰機最大的障礙,如果11噸級的渦扇-19型的先進中推發動機能夠裝上它,鶻鷹才能飛上中國航母的甲板,而這中間需要的時間,估計不會太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