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太空需要對抗地球引力,需要昂貴的火箭和大量的燃料,因此科幻小說家一直有一種想像:連接地球和太空的電梯。現在日本工程師即將開始做小規模測試。
科學警報(science alert)報導,日本靜岡大學工程學院團隊將在9月11日進行一種規模很小,但是很重要的實驗,兩個長寬只有10公分的小立方衛星,以10公尺的鋼纜相連接,並且會有一座小電梯,在衛星中間的鋼纜來回移動,以測試太空電梯的可行性。
靜岡大學的團隊成員表示:「這將是世界第一次太空中電梯運動的測試實驗。」
太空電梯的發想是俄國太空理論專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提出的,他是在1895年看到巴黎艾菲爾鐵塔後,感受中間的電梯後,就提出連接太空與地球的電梯。自他以後,這項技術已經多次出現在各種科幻小說當中。
實施太空電梯所涉及的技術挑戰非常巨大,首先它需要由足夠輕的材料構成高塔,以免被自身重量壓垮,同時還需要具備足夠的強度,以承受由因離心力作用造成的的張力,以保持電梯;第三,它還必須承受來自地球、太陽和月亮的重力,以及地球本身的氣候環境(比如強風)。
又輕又強韌的奈米碳管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太空電梯的好材料,但目前還不具備大量製造奈米碳管的技術,而整座太空梯電,至少需要生產96000公里的奈米碳管纜繩。
然而,日本的研究團隊認為,思考材料的強度之前,應該要先證明太空電梯理論是否可行,因此靜岡大學才會先進行這場實驗,他們要瞭解,在太空環境中,電梯能否成功運行,還是會受到電梯行動時的扭力給影響。
靜岡大學工程師石川洋司(Yoji Ishikawa)說:「從理論上講,太空電梯非常合理,我相信未來人類前往太空,就是搭電梯一樣簡單。」
日本建築公司大林組已經宣示,只要太空電梯的原理被證明可行,他們就會希望在2050年時,將太空電梯給完成並投入運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