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宣布研製先鋒高超音速滑翔武器

美俄兩國近日關於高超音速武器技術進展相互爭執不下,美指俄方技術尚有缺陷而無法量產,俄則指美方造謠。兩方爭執看在陸媒眼中,意外地感受到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實用化目前似乎只有中國穩居全世界最前列。因為2017年底,美軍透露給媒體的消息指出,中國大陸的東風-17中程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已量產的高超音速滑翔武器,此一優勢短期內還不會被超越。

據《騰訊軍事》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年3月發表國情咨文時,對外宣布了6種將於今年內完成的先進武器,包括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導彈、先鋒(Avangard)高超音速滑翔武器、薩爾瑪特(Sarmat)重型洲際彈道導彈、雷射武器、雨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航導彈以及波塞冬 (Poseidon)核魚雷等「6大神器」,讓全球為之震驚。不過,許多國家的軍事專家開始質疑俄羅斯研發能力以及其中數種非主流的武器的實際效能。僅對於匕首、先鋒兩款高超音速武器,因為技術已較成熟或已經服役,質疑聲音相對較少一些。

不料,昨天美國媒體CNBC引述情報界消息稱,目前俄羅斯尚無法為其先鋒滑翔武器找到可靠的碳纖維材料,因此未能克服武器在高速飛行時產生的過熱問題。消息人士稱,下一次於12月的測試,將可能會出現武器再入大氣層時系統失效的故障。美國軍方也對媒體表示,美方高度關注俄羅斯的軍事技術發展,但現在看到的是宣傳與吹噓遠大於真實的證據。

俄羅斯電視透露的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先鋒」從火箭載體脫離時的想像圖。(圖/美聯社)
俄羅斯電視透露的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先鋒」從火箭載體脫離時的想像圖。(圖/美聯社)

另據衛星通訊社引述俄羅斯科軍事專家羅特琴科表示,這些指控是五角大廈特別組織的造謠行為。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他們試圖讓俄羅斯在新戰略武器領域的研發效率遭到懷疑。俄國開發出碳纖維技術在供應上沒有問題,未來量產與服役將按計劃逐步實現。

所謂的高超音速武器,通常是指速度超過5馬赫,現有的載具一般由彈道導彈攜帶,它將彈道高度降低到60千米以下,會直接壓縮雷達的探測距離與反應時間。如台灣的「鋪路爪」雷達原本可看到1800千米外的彈道導彈,彈道壓低後的探測距離隨即縮短為1000千米。同時,此類武器從高度上也能躲過「標準」-3這類武器的截殺,在輔以末端機動,將對現有的反導系統造成極大衝擊。

報導指出,最近一段時間美軍多次表示,美軍無法攔截此類武器,並積極投資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美方甚至在去年底向媒體透露,中國在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實用化方面已進入全球前列,亦值得美方擔憂。例如目前中國已大量服役的東風-17導彈,就是全球首款量產高超音速武器。

美軍雖然認為東風-17是中近程武器,因此各項指標就不十分突出,雖然比不上先鋒的技術指標,但先鋒在材料的問題上受阻,就益發凸顯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實用化並已經量產的領先優勢,短期內還不會被超越。

文章來源:高超音速武器只屬於解放軍?美國間諜部門斷言俄軍暫時搞不定
#先鋒 #匕首 #高超音速武器 #碳纖維材料 #東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