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方近期已陸續獲得俄羅斯最新型S-400防空導彈系統,這套射程從90到400公里的地對空導彈如果部署在東南沿海,其射程範圍可以涵蓋絕大部份台灣及鄰近海域。台灣要如何因應隨之而來的安全形勢,美國國防智庫蘭德公司認為,台灣應將防空導彈投入列為最優先項目,而非優先投入空中戰機部隊。
據《國家利益》報導指出,台灣海峽最寬處僅225公里,理論上中共的S-400導彈可以在台灣戰機起飛不久後就瞄準它。不過,海峽距離這麼短是相對性的,台灣也部署了陸基與空基導彈系統來防範中共導彈。
《外交家》雜誌近期引述俄羅斯消息人士的話說,共軍導彈部隊於2018年11月首次進行S-400防空導彈的實彈演習,演習中一枚S-400的導彈擊中一個250公里外的「模擬彈道目標」。
俄羅斯的導彈部隊以團為編制,每個團通常有兩個營,共有16具導彈發射器,每具S-400發射器同時裝4枚導彈,4枚不同的導彈射程分別為40公里、120公里、250公里與400公里。
報導說,台灣是中共軍事上主要目標之一,對台戰爭的計劃很顯然是先針對台灣防禦體系進行大規模空中與導彈轟炸,然後在重型戰鬥機掩護下對海峽進行兩棲登陸作戰。台灣目前空軍約有330架戰機,機種包括F-16、經國號戰機與幻象-2000戰機,這個空軍規模有相當份量。台灣也正在對F-16與經國號進行升級,不過,乍看之下,中共在跨海戰爭上具備空中優勢。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在2016年指出,台灣面臨世界上最困難的防空問題,其原因在於它與中國大陸地理上太接近,加上共大規模投資空軍,不論是在地面或是起飛狀態,台灣的空軍都處於極大的系統性威脅當中。
假設台灣的戰機在第一輪空襲倖存,無論是分散躲避或是導彈防禦奏效,存活的戰機仍需應對中共的地對空導彈,包括從海峽對岸發射的S-400導彈,以致戰機起飛後在還沒達到戰鬥高度時就會面臨導彈攻擊,為此台灣投入鉅資部署了數百枚防空導彈,用以防衛S-400導彈的攻擊。
報導說,台灣的戰機也開始裝備空對地巡航導彈,2014年完成了71架經國號戰鬥機的改造,以搭載新的機場聯合遙攻武器──萬劍彈,2017年再將其餘56架經國號改為類似的配備,這些新武器將讓台灣空軍有效攻擊大陸的機場、港口、導彈基地與雷達設施。
蘭德公司建議,台灣不應著重在戰機的空戰中打敗敵機,而是用防空導彈,如果台灣用防空導彈擊落中共戰機,S-400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台灣領導人可能會因降低戰機規模而感到焦慮,但對空軍戰機的效益期望必須降低,因為維持大型戰機部隊的機會成本過高,會影響防空導彈系統的投入,而防空導彈才是最有交的空中防衛系統。為保持足夠的威懾力量,並在己方的領空維持優勢,台灣在防空導彈的投入應該高於對戰機的投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