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透過曬太陽可幫助體內製造維生素D,進而促進體內鈣、磷的吸收,也可增強骨密度,但冬天日照少,較多人出現維生素D不足,需要多從食物中攝取。
美國哈佛公衛學院營養系主任威力特(W.Willett)曾進行超過12萬人的大型追蹤研究發現,在冬天,高達60%的受試者體內缺乏維生素D。若長期缺乏,會影響鈣、磷代謝異常,兒童容易出現佝僂病,成人則可能會出現骨軟化和骨質疏鬆症。
除了多曬太陽,建議可從鮭魚、乾香菇、優格、強化牛奶等多元食物中補充攝取,夏天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國際單位(IU),冬天則可考慮提高至2000IU。一般來說,人體內每一毫升的血液內,應該要有20〜30毫微克的維生素D,如果想更精確知道自己需要的劑量,不妨找醫生做血液檢測。
一旦有足量的維生素D,也有助於預防感冒。日本一項在冬天針對340位受試者進行四個月的研究發現,攝取1200IU維生素D的實驗組跟使用安慰劑組相比,得到A型流感的機率少了40%,至於B型流感則兩組差異不大。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