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INF Treaty)後,可能在數年之內就會推出新型陸基中短程巡航導彈或彈導導彈。如果美中關係惡化,華盛頓極可能在美國的亞洲盟國與戰略夥伴境內部署陸基戰略導彈。由於台灣地理上最接近中國大陸,因此設置的導彈威脅也最大,在台灣部署中程導彈可能是美國與中國開戰前最後一張王牌,它除了引爆兩岸長期以來的領土主權爭議外,更嚴重的是引發類似1962年古巴危機的核戰僵局。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客座教授羅伯.法利(Robert Farley)近期在《國家利益》發表文章指出,如同1962年美蘇因古巴導彈危機而互相祭出核武威脅,數年前台灣海峽的導彈危機同樣令人擔憂。而今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近幾年內將研發出新的陸基中程巡航導彈(GLCM),美中關係一旦惡化,可能隨時會在亞洲部署,勢必再次引發核戰危機。

文章表示,美國曾於50年前在台灣部署多枚MGM-1鬥牛士(Matafor)陸基巡航導彈,這些導彈可以配備4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射程1000公里,對大陸東南地區是極大威脅。後來美國開啟與中國的「關係正常化」,1962年導彈便予報廢並運回美國,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更撤回駐台美軍。

文章說,導彈部署當然是明顯的威脅,也是對戰略夥伴的安全承諾。美國在亞洲地區唯一可以隨心部署導彈只有關島一地,不過其距離與規模影響了戰略威嚇能力。而台灣則完全不同,在台灣部署導彈除了威脅中國大陸,還能控制南海與東海,台灣島面積雖不大,但做為戰略基地綽綽有餘,如果美國決定在島上裝備核彈頭,對中國將構成極大威脅。台灣雖然自行發展了少數中短程導彈,但美國導彈數量與核威懾能力才真正令北京擔憂。

眾所周知,美國在台灣部署導彈有明顯戰術威嚇作用,卻會引發嚴峻的戰略困局。美中關係雖有些麻煩,但大體上仍是和諧互利的,這種互利關係很大程度決定於美國降低對台灣官方的承認與互動,如果美國在台灣部署導彈,美中互動格局必定全盤打破,造成外交與戰略上的災難性後果。

文章認為,美國除非瘋了才會在台灣部署導彈,否則就是美國認定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無法避免,因而不顧一切代價追求軍事優勢。不過,此時沒有跡象表明台灣對部署美國導彈有興趣,但台灣的意願顯然取決於兩岸的互動與軍力平衡,同時也取決北京的意圖。

因此,在各種可能想像得到的場景中,將美國陸基巡航導彈部署到台灣絕對是一個糟糕的主意。除非美中關係已惡化到隨時會開戰,否則在台灣部署導彈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不過,就像當年突如其來的古巴危機一樣,蘇聯投機的心理想偷偷在古巴建立核彈基地,以扳回戰略頹勢,卻幾乎引發雙方都不願發生的核子大戰。如果美國與台灣的執政者認為軍事力量平衡已然絕望,戰爭無法避免,在台灣部署巡航導彈的事就可能會發生。

文章來源:How to Start a Second Cuban Missile Crisis (In Asia): America Puts Cruise Missiles in Taiwan
#古巴危機 #巡航導彈 #美中關係 #戰略威嚇 #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