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基金會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數位時代中,許多經濟模式因相關法令與政府職能無法迅速調整,政府反而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而非助力,因此紛紛批評政府失能,主張「少管事」的政府對經濟發展才有助益。

政大公行系教授陳敦源指出,政府之所以要管這麼多,是因為人民無法自主管理,形成治理的「媽寶循環」。他認為,台灣治理改革的五個要項是有限行政、政策循證、有加有減、名份確認、智慧革命,政府必須面對事實,讓價值相遇,才能進行治理制度的調和。

福邦創投公司董事長黃顯華也提到,台灣的資本市場已經無法支撐新創公司,原因在於過去只要發生事情,民眾就罵政府不管,於是規範越來越嚴格,幾乎不鬆綁。他表示,政府應該更尊重市場與業者,鬆綁不合時宜的規定,例如短期內可以先開放證券公司確實做國際投資銀行的業務與功能。

活動通Accupass創辦人兼執行長謝耀輝認為,新時代高效專業政府應多方採納意見、快速跟進國際法令制度、好制度要靠推動與演化、省去不太重要的步驟、短流程且扁平決策。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也建議,教育改革要由下而上,例如過去五年他推動發展教學,雖然由下而上推動看來很慢,但很扎實,也讓台灣教師的創新能量相較其他亞洲國家更豐沛。

蔡玉玲表示,她離開政府後,聽到民間有很多問題都與政府政策有關,因此希望今天的突破論壇不是只點出問題,還要有具體想法並付諸行動,只要今天講者提到具體的、該做的事項,研究後可行,燃點公民平台就會成立專案推動,也招募有志一同的志工共同執行。

#政府 #時代 #推動 #角色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