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計劃讓杜魯門號航母提前退役

美國國會將開始審查川普政府提出的2020財政年度預算,其中五角大廈將依原案列出裁減9%航空母艦計劃,並將因此而節約的營運經費用於購置、研發新式武器來應對與中國大陸的戰爭。

《即時防務》(Breaking Defense)報導說,美國防部代理部長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從主管國防部之初,便向他的幕僚強調未來工作重點是「中國!中國!中國!」北京擁有愈來愈多精確導彈能癱瘓美國航母,除非這些航母停在離中國大陸較遠、導彈射程範圍之外,但如此一來,航母的戰機因航程所限而無法達到交戰區,如果使用空中加油,加油機在靠近中國大陸時也容易受到攻擊。

美國防部官員強調,美軍不是要拋棄航空母艦,目前在絕大多數任務中──包括救災到反恐甚至大規模戰爭──航母這個龐大的移動空軍基地都非常有用。目前問題在於,許多小型卻有戰略意義的任務,必須對抗中共龐大的導彈部隊,因此不能單靠航母,需要增加新的武器選項,才能穿透數百英里的中共高科技多層次防禦能力。

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戰力強,狀態極佳,要拿它來提前退役以節省經費,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圖/美國海軍)
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戰力強,狀態極佳,要拿它來提前退役以節省經費,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圖/美國海軍)

支持航母戰術的論者認為,航母在大洋中不易發現,航母還有包括神盾艦在內的防禦導彈與雷射武器可以擊落中共導彈,就算不幸被擊中,10萬噸的航母也能繼續戰鬥。現在不管真相如何,至少中共相信導彈的威懾能力,而其海軍將領也宣稱,擊沉兩艘美國航母就可以贏得對美戰爭。因此,五角大廈希望通過投資更多樣化的武器系統,讓中共對美作戰計劃變得更複雜,希望藉此阻止戰爭發生。

報導說,國防部給國會的預算報告裡提出將現役航母數目由11艘減為10艘,海軍另外將部署大量水面與水下小型機器人艦艇。這些無人艦艇較難擊中,即便被擊中損失也少,而且還會搭配使用機器人偵察船與無人導彈艇。

五角大廈官員說,美軍將著重投資遠程精確的非核導彈來對抗中共,其中包括許多《中導條約》(INF)所禁止的陸基導彈,它們可以從機器人船舶、傳統船隻和潛艇、飛機甚至海軍陸戰隊的海瑪斯(HIMARS)發射器發射。此外包括戰斧巡航導彈與聯合視距外對地導彈改裝到新的發射平台上,還要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更新的高超音速導彈,這些都是為了穿透共軍的防禦體系。

報導指出,這一切都需要經費。如果依計劃讓杜魯門號航母停止添加核燃料,將節省大約65億美元的大修費用,此後每年還可節省10億美元的運營成本,而代價是讓它提前25年退役。讓人覺得諷刺的是,最近簽署的兩艘航母同時建造合約可以省下40億美元,節約的經費可用於投資新航母或是其他項目。

報導表示,今天公佈的2020-2024預算計劃另外要削減兩艘海軍陸戰隊LPD兩棲戰艦,並增加了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預算計劃早已在五角大樓內部進行過激烈爭論,最後沙納漢贏了。接下來是最困難的部分:說服國會放棄一艘航母,將經費轉向投資新武器來對付中國大陸。

文章來源:Why DoD Cut A Carrier in 2020 Budget: Survivable Robots & Missiles Vs. China
#彈道導彈 #杜魯門號 #航空母艦 #國防預算 #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