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歸納在數位與實體技術發展下,工業4.0可望催生全新的製造業生態系,其轉型分成「製程最佳化、製造流程和品質、新的商業模式」三種境界,十大應用範圍則有助釐清工業4.0營運與製程新計畫,提醒企業可與外部單位合作或投資相關新創企業,以專注解決特定問題,創造加值解決方案。

《工業4.0新戰略與發展路徑》報告由勤業眾信與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 (AIMS)研究中心共同合作發表,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AIMS)研究中心主任簡禎富撰寫台灣「工業3.5」製造戰略與數位轉型的領導和推動〉專文,並提出「工業3.5」的概念,認為其是台灣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的最佳路徑。

他表示,台灣企業可善用長期累積的製造管理、實戰經驗和整合能力為利基,藉助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破壞性創新,達成工業4.0 的彈性決策、價值鏈整合等能力,並提前收割產業升級的利益。工業3.5不僅協助企業從「策略、組織、科技和人才」等構面完善生態系,亦能進而發展更深入的決策模型,並承接決策系統與優化經驗,培養更多企業智慧製造人才。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製造商若是有意建置整合系統,即需具備基本的連線能力,並邁向整合的數位化轉型歷程。而工業 4.0 的轉型歷程,可以歸納為「製程最佳化、製造流程和品質、新的商業模式」三種不同的境界。研究發現,五成工業4.0運用在製程最佳化與成本削減、35%用以提升流程品質與效率、近15%案例直接創造新商業模式、提高營收。

哪些工業 4.0 能力最受歡迎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以色列非政府組織「新創事業國家中心」(Start-up Nation Central)業已針對三個境界,識別出工業4.0解決方案,可劃分歸類為「營運最佳化、預測性維修、機器人、積層製造、工安、檢查與測試、資訊安全、感測與視覺化、IoT平台與連線能力、供應鏈」十種類別。

勤業眾信發現,在現今商業環境裡,許多製造商目前最關注的兩個領域為「營運最佳化」和「預測性維修」。

首先,營運最佳化可提供新的方式,藉由流程改良來增加生產力並降低營運成本;至於,預測性維修解決方案,則可減少意外停機時間,意外停機是製造商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而改善資產利用率並提高淨利。

隨著企業持續從「境界一:製程最佳化」、邁向「境界二:製造流程與品質」,將需要更高的連線程度與更大量的資料,從而經常面臨資料蒐集與保護的各項課題。因此,在轉型成互聯系統的過程中,「感測與視覺化」及「資訊安全」的地位將愈來愈重要

首先。隨著工業 4.0 持續發展,一個新的科技只要能夠蒐集更多可轉化為行動的資料,不論是提升資料品質還是拓展資料範圍,都將成為各界投資的對象。然而,隨著連線能力更為先進及普及,網路攻擊的威脅恐將攀升。影響所及,除非有一個保障更加周延的系統,有許多公司會對發展更先進的連線能力採取觀望的態度。

#工業 #工業4.0 #系統 #最佳化 #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