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季刊》最近刊出一篇文章描述了美軍如何在亞洲應對共軍突襲的策略,文章指稱共軍目前已擁有足夠的長程精密武器來進行戰區作戰,因此一旦發動戰事,極可能以常規武器對美軍進行突襲,美軍必須研究並準備好在戰區介入戰術上壓制共軍的第一波突擊攻勢。
《國家利益》引述軍事分析師哥德史密斯(Sam Goldsmith)所撰寫的文章說,如果中共與美國在有爭議的太平洋領土發生戰爭,共軍可能會首先攻擊美國部署在日本、關島與太平洋上的前沿部隊,接下來則是攻擊由美國向西進入太平洋戰區的美軍增援部隊。
哥德史密斯指出,進行突襲作戰共軍涵蓋4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其中海軍的潛艇將對港口或海上的美軍船艦或潛艇進行攻擊,同時以巡航導彈攻擊陸地目標;中共空軍將對美軍空中與地面上的戰機進行空襲,空軍的長程導彈與火箭軍的陸基導彈則直接轟炸美軍基地。
分析認為,美軍要思考如何應對共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策略,首先美軍要有足夠的戰力化解共軍第一波攻擊,並在必要時以長程武力壓制共軍,為後續美軍提供進入的通道。傳統介入策略通常需要4種條件:1.能提高前沿部隊生存能力的戰區被動防禦武力,2.衝突初期能立即壓制共軍的武力,3.在共軍的突襲後戰區設施(例如機場跑道)的修復能力,4. 利用修復跑道將長程轟炸機與護航戰機迅速部署到西太平洋美軍基地、同時補充燃料彈藥的快速反應能力。
《國家利益》指出,由於哥德史密斯上述的分析,促使華盛頓的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於2019年5月發布一份戰術規劃中,建議五角大廈採取「海上壓制策略」,其中包括一個新的由內而外的防禦作戰概念。
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在戰術規劃中指出,海上壓制策略的目的是要讓中共領導人相信,在西太平洋進行軍事侵略的企圖必然會失敗,因此不值得做這種嘗試。
此外,美軍還應在中國大陸附近的島嶼周邊部署一些擁有機動火箭發射器的部隊,由海軍艦艇和空軍戰機支援,可以隨時對共軍的前進部署發動攻擊。這種深入共軍前沿部署線之內的部隊位於其導彈射程之內,雖然有相當風險,但也能因而發現共軍防禦上的弱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